趙浮生離開了,是帶著笑意離開的。所謂的離開,自然不是死亡而是作為一顆釘子被埋進了東都。
不一定是將來打進東都,而是西蜀需要自保,那麼需要一顆屬於皇宮的釘子。並且這顆釘子還不能太小,所以有了趙浮生。
趙浮生所圖的可大可小,但是楊未央不在乎,西蜀也不會在乎。
楊未央拿過聖旨,看著裏麵所寫,覺得有些出乎意料又似在情理之中。
隻能說,他就算是這座國度的主人,也擔不起這個罪名。那是拿老楊家三十年的江山做賭注,要是輸了,老祖宗都不會待見他。
楊廣不是個昏庸的君主,他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可是他也怕,畢竟每個人都怕死。
就算大內高手隱藏在暗處保護他,又有王少傑這閹人的存在,可是他依舊睡覺睡得不會安穩。
聖旨上寫了,在金湯崖的三十萬禁軍可以讓西蜀使用一段時間。等打完這場最後的戰役,便讓這三十萬人回到洛道。
楊未央並不意外,大楚傾半國之力東進,西蜀雖然屬於西方,可是大楚更西,國境甚至伸展到了極西之地。
要是西蜀一敗,大楚覺得舉國之力打到東都。那時候就算自己的伯父有神仙保佑,隻怕也別妄想不會成為亡國皇帝。
這三十萬兵馬自然不會和西蜀一條心,可是這三十萬兵馬卻不得不加入這場戰鬥。
自然,楊未央也不會相信他們。不是一條心,明麵能夠聽自己的命令,他們暗地裏的動作,鬼知道!
想來,如果能夠讓西蜀步卒多死一些他們也不會在意。因為他們自信,三十萬鐵騎足夠擋下大楚了,可惜異想天開了。
大業五年春,在苗疆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苗疆的苗民奉為聖殿的五毒教,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位不速之客是自天竺而來的僧人,天竺距離這裏極其遙遠。雖然以前也有外邦的人來中原,可天竺,第一次聽聞。
天竺不是傳說之地,在中原也留有它的典籍。隻怕他們永遠也想不到,將來會有一名從東土大唐而來的僧人,曆經西域諸國,取得天竺的無上法經。
來的僧人是為了什麼,誰都不知道。不過知道五毒教的教主曲雲和那和尚打了一架,誰都沒有奈何得了誰,然後五毒教就宣布封教三年。
至於後麵的故事,楊未央也就不知道了。
楊未央與厲蘅香分離已經有四個多月了,從分離的地方到苗疆有八千裏的路程,有著八部天龍迦樓羅,想來他們早就到了苗疆才對。
楊未央手中的情報還是三個月前的,其他的消息一絲也沒有。
諜子傳不出來消息,不知道是何故。而且最讓楊未央頭疼的是南唐之事。
至於大楚,在楊秀還在世的時候,他根本不願意操過多的心。他相信自己的父親,讓春秋年間活下來都恐懼的男人。
何況他一直是西蜀的頂梁柱,隻要他還在,所有的事都是小事。將來天下在誰的手裏麵大一統,其實他真的不是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