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未央在車上一直不說話,他知道阻止不了李文豪。有些時候,人與人之間,得學會體諒。
什麼叫做體諒,不過就是相互不要幹涉罷了。
每個人都要走不同的路,隻是選擇性不同。讓人難過,也讓人難受。
瞿塘峽東南部,這裏駐紮了十萬的西蜀步卒,還有一萬餘名軍隊。這些一萬軍隊是邊防線,如果前線吃緊,那麼憑借這一萬瞿塘鎮的守兵,加上依仗瞿塘峽天然的地勢,足以阻攔三十萬軍隊十二個時辰。
十二個時辰,足夠西蜀步卒一來一回了。所以,就算大楚明知道瞿塘峽兵力不足,也不敢妄動。
此外,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憑借西蜀的那些諜報,足以早做準備,讓人無功而返。
大楚號稱百萬大軍,但是也不可能真的全線開往瞿塘峽。要是真那麼大膽,那麼他們的西南北方又該如何?
瞿塘峽以西,西楚所安營紮寨的地方。而他們所布置的兵力足足有六十萬,派出整個大楚一半的兵力還多。
西蜀現在前來的隻有十萬步卒,就算二十萬全部趕來,勝負也不好說。
多出一萬就是個變數,多出三倍十死無生。
這次在營帳的是春秋時候老將,雖然不是名將,但也有極大的名氣。
胡澈,簡單來說就是胡扯。
這家夥在年輕的時候總喜歡吹牛,把自己吹成了無敵戰神一般。不過這家夥雖然喜歡說瞎話,但是實力並不弱。戰場上總是衝在第一個,士兵也比較服他。
西蜀步卒共設有八名將軍,兩名軍師級別的人物。
不過自大業四年以後,隻剩下五位名將了。現在還是八名,不過有著三名後晉之輩。
至於短命的兩位軍師,他們究竟是慪氣死的,還是別的怎麼死的,其實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從龍之臣不是那麼好當的,就算造反,也要順應天命這一說。
胡澈已經接到軍令了,讓楊未央當主帥。雖然楊未央打過大魏,但是和楚地精英完全是兩個概念。
不過世子在京城狠狠的抽了宇文化及兄弟的臉,可是讓邊軍無比長臉。
這些年,姓宇文的成為丞相後,沒少給咱們邊軍添堵。看到他們被楊未央欺負的那麼慘,自然幸災樂禍。
而他同意楊未央帶領西蜀步卒和楚地精英打一場還有另一個理由,若是他不會戰爭,身後的兒郎跟著他不過隻會多活幾年而已。
至於現在,便是第一個考驗,紙上談兵。
你要是紙上談兵都不會,自然沒資格去帶兵。畢竟西蜀兒郎二十萬,少一個都肉疼。
他們都是老將了,連那三個人也是經曆過數十場戰役有大有小,可以算是楊未央的前輩。要是再拉近一點關係,就是叔伯的關係。
胡澈抱拳問道:“主帥,現在楚軍已經集結六十萬大軍打算攻過來了。瞿塘峽雖然有著天險之稱,但是依舊擋不住如此多的人。”
楊未央知道這一次胡澈沒有再胡扯,楚帝這次並沒有派曹家軍前來,而是將曹家軍調往西北防守北蒙。
主要是上一次兩軍的演練,楚帝肯定是震怒了。要不然也不會將大楚第一軍調往西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