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未央同樣一笑:“我自認我楊未央的人頭比這七十萬擔糧食可值錢多了。”
“咱家可做不了主!”
楊未央回應:“那你就去對本世子那位伯父說,侄兒在大業五年,多要七十萬擔糧食,給是不給。”
“咱家一定會被世子的話帶給陛下!”王少傑說完,做了一個手勢,所有人後退。
兩千甲士也退後,雖然受傷極重,但不至於連走的能力都沒有。
“等等!”楊未央看著轉身的王少傑說道。
王少傑疑惑,轉頭看向楊未央道:“不知道世子還有什麼話想要咱家帶給陛下。”
楊未央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你回去告訴楊廣,大隋王朝是姓楊,是由文帝傳下來的。雖然他楊廣現在是主人,可也沒有讓他拿文帝打下的疆土去和大楚交易。
要知道,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隻是擔憂,還沒有對自己的國家失望。”
楊未央說的是楊廣,不是皇帝,那麼他就是真的對楊廣不滿了。
王少傑道:“咱家一定將世子的話帶到。”
……
皇宮,楊廣看著下麵的李三思,不由得露出不喜的神色。
可是這位大業元年起,升官升的最快的年輕官員,此刻卻是滿臉憤慨。
他被人稱為未來宰輔之人,那麼看到的肯定異常深遠。楊廣默認的做法,差點沒讓他暴怒。
他雖然是臣子,可也悍不畏死。他要做的是萬古無一,名流史冊的忠臣,那麼就要做到以死直諫。
楊廣下了一步臭棋,死後到了陰曹地府,都要被自己的祖宗吐口水噴死的臭棋。
李三思突然覺得楊廣真的是明君嗎?
一直糾結於大運河的修建,非明君所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非明君所為。逼西蜀造反,非明君所為。
李三思心累,真的太累了。
離開李氏家族,就是想要成為一代傳奇人物。哪知和二十歲之前的自己那一番雄心壯誌,成為了鮮明的對比。
他是李三思,子曰,三思而後行的三思。
楊廣此刻也知道自己錯了,可他不能夠認錯,他是天子,上天的兒子。
正所謂,聽天、從天,天要是錯了,那萬物還能夠存在?
“愛卿很氣?”
李三思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雖然是大不敬,可楊廣沒有計較,李三思也不會在意。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李三思隻是覺得和自己的理想差太遠了,那一腔抱負如何能夠實現?
“朕知道,楊未央此事愛卿持否定意見,但是西蜀始終是大隋王朝的隱患。這麼多年,朕給西蜀頒發了多少道聖旨,朕的那位兄弟可全然沒當回事。
西蜀這件事情不解決,北涼與遼東紛紛效仿,那朕的話誰會信?”
李三思平靜下來道:“陛下此事不言那麼與大楚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啊!”
“哼,朕早已經調集三十萬大軍,大楚敢犯,就別怪朕不客氣。”
李三思心裏暗歎,恐怕是怕西蜀造反吧!所以那三十萬大軍有二十萬是羽林衛和禦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