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詩詞罵戰(1 / 2)

寧珂珂微微一笑,美豔得不可芳物。

青樓女子和普通女子的區別,就是她們會更加打扮自己。使用粉底,將自己很少的瑕疵遮掩,便真正是精妙絕倫了。

可惜楊未央並不喜歡這樣的女子,不是因為她們的身份,而是她們已經沾染了世俗的氣息,雖說庸脂俗粉有些過分,可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她們都是可憐之人,若不是如此,誰又願意下榻於青樓這種烏煙瘴氣之所。她們也渴望一份愛情,有一個愛自己的人相當不易。

隻是,這個世界生來便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天生貴胄,這便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有些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不是沒有道理的。

楊未央自然不願意作詩,就自己這個水平上去無疑是丟臉的行為。做人要有自知之明,這一點,恐怕沒有人會比他做的更好,愛惜自己的羽毛。

寧珂珂的用意,他不想去猜,也不願意去猜,隻要不觸及到自己禁忌,她隨意,自己接受便是如此而已。

楊未央和一般的人不同,和平民不同,和貴族不一樣。

他武力不顯,因為過去的很多年裏自己的父親、老姐和以及已經不知道算不算活著的師傅,他們都不同意自己學武。

學武本身可以強身健體,但是到了武道四境,就有些損害這個世界的本源。所以到了聖人境界,就必須要過天門,否則這個世界的本源就該憤怒了。

至於學宮大夫子,過天門而不入,自諸子百家以後,又有誰能夠做到。

這也是為何東海之上,蓬萊閣主不踏足中原的原因。

而學文,有文曲星庇護,反倒是讓文曲星的才氣招引到這個世界,壯大本源。

所以才有武夫和文士之分,可惜到了儒聖的地步同樣傷天和。

楊秀讀盡聖賢書,學得萬人敵,願意為西蜀百姓遮風擋雨。

可是他也會老,沒有人不會老,不會死。

楊未央從小讀四書五經,百家野史,可是能夠給自己用的,卻是少之又少。

寧珂珂雖然女流之輩,可是她的秀才之名,可是五國公認的。

自然,有人認為女子成為秀才,有辱斯文,何況是青樓女子。

就算你寧珂珂長得顛倒眾生那又如何,這早已經不是母性氏族的社會了。

學宮可以容納,那是學宮的十大夫子心似大海。我們不過老酸腐朽罷了,不認便是不認,也認不得。

寧珂珂奪魁很有人隻是忍住沒有說,因為學宮長者在此。可是你楊未央就算讀盡百家書,又何須掃盡讀書人的麵子。

一位來自翰林院的老者冷哼道:“小娃子不知天高地厚,和楊秀當年有何區別。”

楊未央一看此人,就知道是楊廣的走狗了,雖然不認識他。

楊未央冷笑道:“老不死的,竟然你有意,不如我們各作一首詩,大家評論如何?”

馬鳴廣,翰林院的一個不足為道的修改和訂閱書籍的翰林。竟然敢明麵說楊秀的不是,顯然是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為自己的兒孫謀求一份福澤。

這麼多年來,雖然時常有人上諫楊秀在蜀地擁兵自重,當時是被撤官了。可是事後,往往都會升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