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元年冬末,天空巨龍出現,長江兩岸百姓因山洪爆發陷入生活困境。
臨近年末,朝堂坐著龍椅和穿著龍袍的那位都不得安穩。可是事實上,這位皇帝除了眉宇間帶了一點憂色,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在早朝上還有條不紊的發布各種救濟災民的命令,至於錢財來源,竟然是民間商賈的捐贈。而督辦此事的人不再是宇文化及這位宰相大人,而是李三思。
李三思後又升為從二品大員,內閣大學士,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
這可是自整個大隋王朝建立以來升官升的最快的人,對得起五國第一鬼才這六個大字。
皇帝眼前的大紅人,竟然能夠籌集六百萬兩銀子,可以說能力及頂了。
至於他是如何做到的,所有人絕對想不到。就連皇帝聽到這個消息也差點將他拉到午門外斬首,不過好在他對李三思相當的信任,聽了他的解釋才罷休。
李三思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是卻沒有人敢這麼做,也沒有人能夠想到可以這麼做。
如何做,買官賣官。拿出十二個官位給那些商賈,讓他們花銀子去買官位。
金鑾殿上,此刻隻剩下李三思和大隋王朝權力最高的人,楊廣。
“好你個李三思啊,李三思。大隋王朝律法你都敢罔顧,你還真以為朕是無能無德到了極點。”
“臣不敢!”李三思跪下回答,但是他的神色很是平靜。
楊廣冷哼一聲:“還有你李三思不敢做的事情,買官賣官,罪誅九族。你身為從二品的官員,更是掌管翰林院,我不信你連這一點都不知道。”
李三思沒有半點畏懼,直視著楊廣問道:“敢問陛下,如果不進行買官賣官,如何能夠籌集到六百萬兩白銀?
大隋國庫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六百萬兩白銀的出現,大隋王朝相當於有了一年的緩衝時間。陛下還認為臣有罪,那臣無話可說。”
楊廣語氣變得緩了幾分,道:“但是你此舉相當於給本就千瘡百孔的大隋王朝帶來了一批蛀蟲。”
李三思站起來,沒有半分畏懼,堅定的說道:“陛下錯了,若是陛下了解臣選擇的這些人,就不會覺得浪費官職,而若是陛下早年啟用這些人,廟堂之上會多出很多肱骨大臣。”
李三思拿出一份名單遞給楊廣,楊廣看著名單上關於這些人的背景和所做的事,不由得有些無奈。
也許當皇帝不見得正確,說出的話也不能夠更改。
因為他是天子,上天的兒子,是絕對不會錯的。就算是錯了,也要說沒錯。
江玉森,開皇元年舉人第一名,因得罪大隋一名監考官員,進士考前生生被刷出了考場。
秦昊,大業元年本該進士及第,卻因為他的父親之前和楊勇接觸過多,直接禁了他的仕途之路。
這樣的人,天下還有多少?
楊廣感歎:“朕有李三思,賽過三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