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突然開口:“沒錯,我很讚同未央的說法,自大隋王朝建立,如果說到戰爭,沒有哪一年沒有戰爭,如果國庫空虛,那麼將會危及大隋疆土,望皇上三思。”
“望皇上三思!”一眾武將跪下拜道。
而一眾文臣卻是看向宇文化及,在朝廷之中宇文化及是文臣之首,沒有他的點頭文官也不會有任何的表示。
可這一刻宇文化及卻是感覺到了不妙,因為靠山王楊林是不會造反的,就算是結黨營私那又如何?親叔叔,始終要比外人好的太多太多。
要是一眾文臣明麵上支持自己,那自己的處境就不太妙了。
楊廣可以說是一個開明的皇帝,也懂得權衡之術。但是廟堂之上說白了就是一群文人說了算,武將隻能行軍打仗。鬥嘴皮子,那些直來直往的人是行不通的。
所以宇文化及如果做的太過,那麼大隋之大,也容不下自己。
在五國當中,除了中書令這個位置可以直諫聖聽,其他人還都要考慮考慮自己這個官職經不經得起皇帝的怒火。
宇文化及站在第一位,基本上沒有人看到他臉上的神色,當然他臉上也沒有任何的表情。
但是他的內心已經焦急無比了,而這一切楊廣隻是靜靜的看著。
突然文臣中有人跪了下來:“望皇上三思!”
此人不是別人,名為李三思,三思而後行的三思。
他可不簡單,是三年前的進士及第,被楊廣安排到中書省的一個連升三級的李侍郎。
中書省掌製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並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複奏,然後付尚書省頒發執行。
這可是一個正三品的大員,而且年齡隻有三十餘歲,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楊未央也轉過頭看向這位大隋奇人,得聖上恩寵的幸運兒。
李三思長得並不出奇,扔在人群中根本沒有人能夠一眼就注意他。可是就是這樣的人,卻是正三品大員,不得不說楊廣這位皇帝敢於用人。
當然,西蜀有著最為強大的情報網,自然清楚這個人的來曆。
李三思,李氏宗親的嫡係子弟,可以說是大唐李淵的宗親。而李淵不過是李氏宗族的外部子弟,卻一朝龍袍加身,成為了南唐的皇帝。
而李氏宗族也被李淵滅掉,這就要涉及到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了。
楊廣當初還是晉王的時候,李三思可在背後出了不少力氣。而且那時候的他不過才二十幾歲,可想其天賦才智何等過人。
李三思也被譽為五國第一鬼才,日後有望成為大唐魏征一樣的人物。
魏征何許人,敢直麵皇帝的不是,將整個大唐推向巔峰的人物。
所以,即便是他還年輕,也沒有人敢小看他。
或者是,現在的他已經不容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