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個當上皇帝,他作為一個父親都不可能讓自己的兒子去承擔一個爛攤子。
他想楊未央死,不管是不是如他表現得那般不堪。隻要他死了,西蜀就沒有繼承人。
同時他也明白,楊未央要是死了,楊秀絕對會造反。而學宮內的楊綾羅,會不會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他對楊綾羅的忌憚,可不止如此。
來學宮這些年,楊綾羅可是教授了一大批學子。可以說,現在朝廷年輕一代當官的,好多都是她的學生。
如果自己想要殺她,恐怕好多人會為她開脫。
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楊廣自己想著都覺得有些可笑,可這絕對不值得笑。
文治武略,楊綾羅可以說是千百年來女子中最為特殊的一個存在。她的出現,讓女子的生活方式得以改變。
在三位親王和一位外姓王中,楊廣最擔心的便是洛道的建陽王和西蜀的楊秀了。
建陽王馬建邦可是先皇楊堅親封的唯一一位外姓王,在為建立大隋朝上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現在的他可是兩朝元老,楊廣見到他也不會托大。
其他兩位王爺,楊俊常年和突厥打仗,隻要一鬆懈,恐怕大隋朝的東方會直接被突厥攻入,直取東都。
所以,楊廣最為放心的便是楊俊。即便他知道這位三弟對他得到帝位有著強烈的不滿,可是他守護的是大隋的疆土、大隋王朝的百姓,不是楊廣。就算是他有千百般不願意,也不會離開封地的。
至於北涼王楊諒,說句不好聽的話,離開了北涼,他的三十萬北涼鐵騎隻能夠當做步兵使用。
沒有馬的北涼士兵,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樣,不足為據。
而東都一帶多是丘陵,所以騎兵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楊諒就算有心謀反,還要考慮到北蒙等不可抗拒的因素。
楊諒起兵造反,北蒙相當願意幫助大隋王朝平反,那麼北涼就會麵臨兩麵夾擊的狀態,當然,北蒙也不可能把奪到的土地還給大隋王朝。至於打仗,失去了北涼這道天然屏障,北蒙也照樣可以揮師東都。
至於楊秀,楊廣可是最看不透。當時爭奪帝位,他敢保證這位四弟絕對有底牌,可是竟然沒有使用,而讓自己得到皇位,他便知道楊秀圖謀之大。
他當時用西楚牽製住楊秀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過楊秀到任的表現還是讓他大吃一驚。卻也不得不暗讚,要是他,他也會這麼做的。
自古君王身邊就不能夠有分享心中惆悵之事的臣子,即便心中有天大的理想抱負,也會放在心裏,不去提及。
因為是孤,所以稱朕!
楊未央在這一刻沉沉的睡了下去,隻剩下徐守財守著,自然還有阿寶在吃著甘草。
他們在等機會,但是化境也有自己的驕傲,絕對不會聯手行動。
他們是凡人眼中的仙人,同時也隻有他們才知道,化境,不過才是武道的登堂入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