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 / 2)

“膂力驕壯”

看似給大隋王朝注入了新的力量,實則大業盛世腐敗已入骨髓。

南唐在隋朝的科舉製度上加以改善,打破了門第的限製,給一般的知識分子提供了做官參政的機會,擴大了選才的範圍。

同時,選拔官吏的權利也從地方集中到了中央,為統治者吸收。籠絡人才擴寬了道路。

武德八年,法令頒布,五國紛紛效仿。

突厥有女名為阿古麗,胭脂評上第八。

武德九年春,突厥與中唐和親。

哪知道阿古麗消失於中唐境內,兩國關係瞬間僵持起來。

這一年春,冰雪還沒有融化,卻已經染成了血色。

中唐皇帝李淵派二子秦王李世民東征突厥,突厥大敗,被迫和談。

同年春,隋煬帝封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成都為征右將軍,帶領十萬兵馬征討大魏。

此時大魏能夠上戰場的士兵,不足五萬。

大魏謀臣徐茂公獻計,用五萬兵力埋伏於雞公嶺。

設下諸多陷阱,由秦瓊、程咬金領兵。

雞公嶺一役,宇文成都隻剩下三十騎狼狽逃回洛陽,十萬將士全軍覆沒。

大魏雖然勝利,但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大業四年夏,狼狽逃回洛陽的宇文成都,直接被罷黜所有官位。

宇文化及親自拿著聖旨,宣讀給自己的兒子。

而折戟十萬大軍的大隋王朝,並沒有更多的動作,讓其餘四國詫異。

而宇文成都損失十萬大軍也並沒有被處斬,隻能夠感歎帝王心意難測。

大隋號稱一百二十萬雄師,水師二十萬,鎮守邊關的有七十萬。其中北涼王楊諒鎮守北涼,統禦三十萬北涼軍,防備北蒙的進攻。

北涼馬術甲天下,但是實際上,突厥與北蒙都是馬上民族,世代與草原相伴、狼群為伍。加上民風彪悍,力量強大,也被稱為戰爭民族。

北蒙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由十二個遊牧長老推薦國家的繼承人。

自大秦八百年後,北蒙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自古西蜀多風流,西蜀是整個大隋王朝最為平和之地。

有西蜀佳人,名傳亂世,引得無數公子哥都想要娶一個西蜀小娘子。

西蜀女子多溫婉,但隻要娶了一個西蜀女子,男子多半懼內,也舍不得讓她操勞了。

西蜀豪門子弟眾多,不平事也多。

有外來江湖人,路見不平,直接拔刀剁人。

引來一身麻煩,臨死也能理直氣壯的大吼一聲,能博得西蜀小娘子一笑,值了!

不平事,自有不平人。

鎮東王府,煩事多!

不是王府本身問題,而是東麵就是凶悍的突厥人。

突厥好戰凶悍,如果說北涼被人稱為北涼蠻子,那麼突厥人被中原人士直接稱為胡匪、胡人。

何為胡人,不明是非、不講道理。

隻道突厥女子,都比突厥男人更加彪悍。

馬上騎術舉世無雙,突厥馬刀那鋒利勁,不得不讓人提起來就膽顫心驚。

若問五國人,誰要是不對那朝堂的龍椅有想法,恐怕也枉來世上這一遭了。

有文士大膽題詞:

沒有驚世才,豈敢望龍椅。

廟堂那位也有百般無奈,皇帝又豈是那般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