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天才的土壤(3)(1 / 3)

後來我們有一段非常精確的描述:“這個男孩如何對他受到的宗教不甚滿意,轉而決定自己弄一個宗教儀式的行為。像別的小孩一樣自己弄一個聖壇(材料是他父親亮漆的音樂支柱),再拾掇些自然物,將其點燃,火舌冉冉不斷,象征著人類的心靈在向造物主祈禱時又複活了。火苗是太陽光透過玻璃片將能量折射到易燃的錠劑上形成的。但在做第二次聖餐禮時,聖壇著火了,詩童創造自己宗教的想法就此偃息旗鼓。”他告訴我們通過這些艱辛的勞動,他很快理解了他的父親、他的教師讓他學習的目的,但他沒有受到良好的基本訓練。正如我們所見,他討厭語法。但他赦免了拉丁語法,因為韻律有助於他的記憶,地理也很押韻,同樣能幫助他們記住事實和名字;但後來安森的《環球之旅》和父親的旅行卻促成了他們的真知灼見。“這個男孩”在語言和修辭上的天賦使其父親欣喜若狂,並根據這些天賦,他的父親為他的將來製定了計劃。例如他應進兩種大學——首先是萊比錫大學,另一個他自由選擇——然後他應該到意大利去旅行,因此他的父親就可以與納伯斯談一談——雖然此時論及孩子的將來還為時過早,但仍令他們歡欣鼓舞,談興大發。著名的《聖經》對開本,科姆利斯的《奧比斯?皮科特斯》,戈特弗裏德的《科勞裏德》以及它們的刪節教導了他們世界曆史的基本事實。寓言、神話和奧維德的《變形記》(他專心致誌學習的第一本書),為他提供了知識的養料。

表明立場是他入世的重要部分

他在第七個年頭(1756年)又重新找回了對公眾的興趣,他告訴我們,大戰的開始給他隨後的七年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弗雷德裏克,普魯士的第二任國王,帶領六萬人馬去攻打薩克森。在發動戰爭之前,他草擬了一份聲明解釋入侵薩克森的原因。對這一狡黠的行動,人們有兩種意見,同樣歌德家也分成兩派。祖父,因為在弗朗西斯一世的加冕禮上有所建樹,女皇為此還頒發給他一根金鏈,所以他與家裏的幾個成員都投向了奧地利一邊。父親,對那位不走運的查爾斯七世卻極富同情心,完全支持普魯士。接下來這個迄今為止一直和睦相處的家庭便有了長久的宿怨。由於戰爭的緣故,他們都變成了各自的支持者,他說:“我也這樣,普魯士也是,說得更確切一點,正是弗裏齊將我們締造成普魯士人,也正是由於偉大國王的人格魅力才深深感染了我們。對於我們的勝利,我和父親都欣喜不已。寫上勝利的頌歌,更是對敵人無情的嘲弄,雖然韻律不太和諧。“作為最年長的孫子,從孩童時代,每逢星期日,我就要與我的祖父母一同進餐,和他們相聚的片刻也許是我一周最快樂的時光。但現在我卻吃不下去,因為我從他們口中聽到了對我心目中的英雄最惡毒的誹謗。

這兒的觀點,這兒的談話方式,與家裏相比,簡直就是大相徑庭。我對祖父母的喜愛,確切地說是尊敬,現在已有些黯淡。但我不能向父母透露一絲,這不僅是因為母親的警告,而且我的直覺也阻止了我。我不得不默默地承擔。在裏斯本地震後的第六年裏,我開始有點懷疑造物主的仁慈,而現在由於弗雷德裏希二世的緣故,我開始懷疑輿論的公正性。我這個人天性崇尚虔敬,在任何值得虔敬的事上,要我的信仰有所動搖都很難。”我們會捫心自問,應怎樣允許在連長者都心煩意亂的宗教與國家問題上,讓孩子也能共享黨派精神,分擔黨派紛爭的壓力?也許我們都一致認為應該讓年幼的孩子遠離這種混亂糾紛。我們應該讓孩子永遠生活在天堂的樂園裏。當然黨派間的惡毒尖刻並不屬於享受天國之福的國家,另一個原因則是在孩子麵前,我們應盡力保留我們在焦點問題上的看法。我們自然希望他們能讚同我們的觀點,但如果我們給他們施加了過多的壓力,長此以往,等孩子們稍微年長一些,在這種傾向的壓迫下,他們就會走向對立麵。一旦他們有了嫉妒偏執之心,就易於變得冷漠敵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