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這肉床不可能自己消失的,是不是我們驚著它了?所以它才把床收回去了?”
“滾,不好,肉房子已經收縮了,趕緊想辦法離開。”
剛才拖著老葛出來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肉房子已經在慢慢收縮,此時原本上千平米大小的屋子,幾句話的功夫就消失了三成的空間。
我看著麵前的肉牆不斷的收縮,上麵的花紋我突然有些熟悉好像是在哪裏見過,想了半天,我突然一下子恍然大悟,“這丫的不是什麼動物,也不是植物,這家夥應該叫太歲。”
老葛一臉懵逼的道:“太歲?你說這家夥是太歲?”
“沒錯,就是太歲!”我有些惡心的說,心裏就算是知道了,依然感覺到渾身的雞皮疙瘩
老葛突然興奮的跳了起來,大叫道:“太歲可是好東西,要知道市場上很少用來交易的,有價無市,萬元一斤,那這裏有多少?”
太歲,又稱肉靈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有肉靈芝,並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山海經》稱之謂“視肉”、“聚肉”、“太歲”、“封”,乃古代帝王養生佳肴。太歲十分稀有,是百藥中的上品。有典籍記載,太歲性平,苦,無毒,具有補脾潤肺,補腎益肝等價值。
現代科學家認為太歲是一種大型粘菌複合體,但其細胞結構為何形成和為何聚成如此規則形態,以及它的醫藥價值仍然是個謎。《本草綱目》中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東晉道家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是古人認為的長生不老仙藥。
比較科學的解釋應該是在幾十億年滄海桑田巨大變遷中,許多物種都湮滅了,絕種了,而太歲卻能繁衍至今,可見其強大的生命力是無與倫比的。
肉靈芝之所以稱為肉不是因為它是動物,而是因為它在一萬年前的動植物裂變之中因為它生長於地底20-100米的厭氧環境中沒有像路上或海中的那些生物一樣完成植物到動物的轉變,就像是變性人,既有植物的特征也有動物的特征,而且長期生活於土壤中,多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會腐爛、變質。
同時,這種粘菌主要靠孢子、菌絲繁殖,活性很強,隨意切割都能夠再生。有的因為環境的變化發生了很大的變異。
眼前的這個肉靈芝不僅體型之大聞所未聞,而且似乎還有著心智,讓人忍不住的想入非非,這家夥絕對是基因突變的產物,隻是久遠的年代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致命的事兒讓這溫和的太歲變成了一個魔王一般的存在。
“快看”老葛突然緊張指著一個之前我們沒有留意過的角落,那裏有影子晃動。
等我們走近些,發現那邊還有一個肉床,在其之上有兩個人影,卻十分熟悉。不是漢武帝劉徹還有劉解憂他們還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