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有一個叫陳大卿的小官吏。

有一次,他得到了疥瘡病。他不想讓別人知道,因為他怕被人恥笑。可是紙是包不住火的。他的上司還是知道了他得疥瘡病的事,就笑話他。陳大卿心裏非常不舒服,就想:為什麼得疥瘡病就要被人嘲笑呢?我一定要想出疥瘡病的優點,來反駁那些嘲笑我的人。他想啊想,終於想出來了。

陳大卿就去找他的上司,告訴他說:“您不要譏笑我得了這個病,我發現這種病其實有五種美德,這是其它疾病遠遠比不上,也不可能比得上的。”

他的上司很好奇,就迫不及待地問:“你趕緊說,到底是哪五種美德呢?”

陳大卿笑了一下,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這話不太好說,說出來不太雅。”

上司很想知道答案,連忙說:“沒關係,沒關係,你說說看吧。”

陳大卿就說:“那您聽好了。首先,這種病不會長到人的臉上,不會傷害臉部,也不會造成外貌的變化,這是仁呀;其次,這種病隻要稍微一接觸,就會毫不吝惜地傳染給別人。它是一種傳染病,傳染性極強,這就是義呀;再次,得了這種病以後,人就會覺得刺癢難捱,會教人叉開手指去抓撓,這就是禮呀;然後,疥瘡專門生長在關節縫裏,這就是智呀;最後,得了這種病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它就會定時發癢,這就是信呀!您看,這不就是這種病的五種美德嗎?”

上司聽了這些話以後,覺得陳大卿說得很有道理,禁不住大笑了起來。

故事悟語:

同一種思想,在不同的人那裏,就會有不同的解釋,這都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