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隻小猴子在溪邊玩耍,看見了一條細短的東西在抖動。原來那是一條尾巴。小猴子以為自己的尾巴掉了,摸摸紅屁股,發現尾巴還在。它想:掉尾巴的人一定很著急。他決心要找到尾巴的主人。
小猴子先去問蜻蜓:“我剛才撿到了一條尾巴,這是你丟的嗎?”蜻蜓聽了,笑著說:“你弄錯了,我們蜻蜓沒有尾巴的。”
小猴子走到小溪邊,它問小鯉魚:“這是你的尾巴嗎?”小鯉魚說:“我的尾巴長在身上呢!它對於我,就像船對於舵,沒有它,我就不能拐彎了。”小猴子這才發現小鯉魚的尾巴扁扁的,還分著兩個叉。
小猴子掉轉頭走向林子裏。它又問啄木鳥,啄木鳥說:“如果我沒有了尾巴,就不能坐在這裏吃蟲了。我能撐在樹幹上,都是靠我又短又禿的硬尾巴。”小猴子看了啄木鳥的尾巴,又發現它的尾巴還像一張小板凳,啄木鳥正穩當地坐在上麵。
小猴子又去問鬆鼠,小鬆鼠張開他的蓬鬆的大尾巴,說道:“這才是我的尾巴呢!”小猴子稱讚鬆鼠的尾巴又漂亮,又長得像一頂降落傘。小鬆鼠驕傲地說:“這還是一條大毛毯呢!我把它蓋在身上,非常暖和。”
小猴子又去問兔媽媽,兔媽媽笑著對他說:“我的尾巴下麵是有一撮白毛的。它是用來給我孩子們看的。樹林裏一旦有情況,我就把尾巴豎起跑著,這樣孩子們認識我的尾巴,就能跟著跑回家了。”
小猴子又看見姬袋鼠媽媽的尾巴很大很翹,小袋鼠的尾巴還可以一圈圈卷在那個大尾巴上。它知道自己手裏的肯定不是袋鼠的尾巴,就不問了。就這樣,小猴子一直沒有找到尾巴的主人。
幾天後,小猴子聽說這尾巴是小蜥蜴從烏鳳蛇嘴裏逃脫時甩掉的。小猴子就想把尾巴還給它。小蜥蜴說:“它已經接不上去了,沒有用了。”小猴子很著急,說:“那怎麼辦?”小蜥蜴說:“沒關係,會長出新的。”小猴子如釋重負,高高興興地去玩了。
故事悟語:
不同動物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處,這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一樣,應當發揮在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