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商業規劃實施新一輪商業中心街改造給外資入駐帶來機遇。
例如2002年上海友誼商店的重組、淮海路益民百貨整體出租給外資10年,這些都是近年來的典型案例。而正在進行中的項目也很可觀,2002年上海的南京東路請來國際著名谘詢公司麥肯錫作長遠規劃,欲建成具有世界級客流量、世界級商業收入和全球知名度的國際一流商業街。淮海路請來仲量聯行,作一期商業改造規劃,計劃引入更多國際一流品牌的旗艦店,將淮海路建成更為時尚的商業街。外資結構的優化,對於商業的繁榮和商鋪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些規劃的實施,必然給著名國際零售企業帶來新的投資機遇。
瑞典家居商業零售企業宜家,1998年進入中國,在上海數年的試探性經營後,開始實施其一貫的經營模式,即買地造商場,房地產與商業一起做。與其他跨國公司如麥德龍不同的是,宜家瞄準的是位居上海黃金地段的徐家彙附近地塊,在談判策略上宜家極為精明地抓住了解決就業問題這一地方政府的興奮點,使難度極高的談判得以成功。從長遠看,能搶占如此地段,即使是再高一些的投入也是一大成功。
3.企業破產清算黃金地段企業經營狀況惡化,進入破產程序,此時可能出現一些投資良機。
如近幾年,經常有一些公司的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被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委托拍賣,因而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商用物業,這些物業並不帶負債性質,地理位置較優,其商業前景被一致看好。2002年由中國信達、中國華融兩家資產管理公司舉辦的春季廣州拍賣會,由廣東國際、安華白雲、中商盛佳、古今、經貿拍賣行聯合“操刀”,這些都為心儀於黃金地段商業物業的投資者創造了進入的機會。
4.突發事件常常會引發投資機遇以香港為例,1981~1982年西方經濟危機,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均出現過割價求售,被迫從黃金地段撤出的事例。而李嘉誠等卻是在這些時期果斷出擊,戰果累累。因此每一次危機從另一個角度看,均成為搶占黃金地段商業物業不可多得的曆史時機。
(三)黃金地段商鋪投資技巧
綜上所述,金字塔頂端的物業可望而不可即,黃金地段的商鋪是有價而無市,上述投資途徑幾乎隻適宜大資金大企業的運作。
在通常情況下,普通投資者幾乎沒有機會得到這樣的商鋪,畢竟所需資金和商業背景並不是一般中小投資者的能力所及。即使在非常時期,得到這種商鋪的機會也隻是曇花一現,瞬間即失。這要求投資者有著極其敏銳的眼光和市場洞察力以及快捷的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