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詭影(1 / 2)

楊水生離開了大河村,徑直的走上了回東光縣城的路上。

小路不寬,一邊連著鄉間的田野,一邊靠著大河村的那條河源,帶著一種獨特的鄉間美感,如同東晉顧愷之的《畫雲台山記》一樣。

楊水生的耳朵聽到了細細的流水聲,他側頸看了一眼身邊的細流。

這是大河分出來的一條支流,隻是細細的一條窄流,水流由下至上。

其實,在楊水生的心中,一直還有一個未解的疑惑。

奇怪的寄生蟲,從上遊漂浮而來的女屍。

這些東西是如何出現的?

他站在原地,回頭看了一眼大河村,心中暗歎,轉身之後,他的身影還是消失在了田野與河流交錯的小路上。

盡管他還是很想解開這些秘密,但就如同常府五姨太的怪病一樣,他隻是一位醫者,對於一些事,他也無能為力。

天將入夜的時候,楊水生已經離開大河村有十幾裏路了,這裏離縣城越來越近,也剛好就是大河的上遊地帶。

但是這片路途有些特殊,來的時候楊水生簡單的觀察了一下,這片區域應該是距離東光縣城和大河村中間的地方。

麵前的這個荒山十分有特點,它是三麵環山中間是一片很深的山穀,要回到東光縣城就要穿過三麵大山圍攏的幽幽山穀。

在大河村與劉老爺子閑聊的時候,劉老爺子曾對楊水生提起過這個地方。據說當年太平軍與清軍對抗的時候,英王李玉成的一支部隊流散此地,結果被清軍將領容剛的部下發現,清軍連夜突襲,兩軍交戰在這片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山穀中。

李玉成部雖然兵力遠遠小於清軍,隻有八百人左右,但是因為率先來到這裏占據有利地形,所以清軍遲遲難以攻下,兩軍一耗就是半個月之久。

清軍將領容剛是吉爾杭阿的部下,吉爾杭阿曾經在鎮江被李玉成和秦日綱大敗,因此對李玉成的部下一直懷有很深的恨意,久攻不下李玉成的部下更是讓他心中的仇恨暴漲。

於是,在清軍與太平軍對峙的半個月之後,久攻不下的清軍將領容剛想出了一條歹毒的計策——放火燒山。因為此處地形非常獨特,容剛隻要守住出山的必經之路,就可以輕易的用火殺的計策鏟除隱藏在山穀中的八百多名太平軍。

據當時住在附近的村民耳語相傳,那是原本是一個平靜的黑夜,但是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猛烈的嘶喊聲,村民們出村一看,荒山附近火光衝天,如同整座山都燃燒起來一樣,有些讀過幾本書的人不住的嘶喊“這不就是《西遊記》中的火焰山嗎!”

然而哪裏來的火焰山,那衝天的火光是清軍放火燒山造成的,山深處的八百多名太平軍被燒的鬼哭狼嚎的,想要逃出去的太平軍都被守在山門外的清軍屠殺的幹幹淨淨,結果八百多名太平軍被清軍盡數屠盡,據說隻有一個太平軍因為藏在一灘淺水中而躲過了一劫。

後來清軍從荒山撤離之後,當地的村民趕來給太平軍收屍的時候,發現當時的場景幾乎慘不忍睹,山林之間到處都充滿著燒焦的味道,而焦糊的密林裏,到處都是太平軍被燒焦的屍體,當地的村民不禁哀聲長歎,恨罵清軍的狠毒,竟然用如此手段。

因為害怕滅絕人性的清軍以後追究這件事,村民們連碑文都沒敢裏,隻是草草的將人埋葬,事情似乎也就這麼過去了,而那名僥幸逃生的太平軍也隱姓埋名的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