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眼觀人氣,製定買賣決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證券商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坐在家中炒股已不是神話。一些證券商根據客戶的要求,將線路直接接到客戶家中,使一些資金較大的投資者可以直接在家中炒股。有資料表明,真正坐在家中不受幹擾心平氣和炒股的人往往抓不住股市的“熱點”,因為缺少一種市場人氣的熏染。
炒過股票的人都會發現,每當股市人氣極旺之時,通常都是上升行情。而營業大廳內人頭稀少,此時的股市成交清淡陰跌不止,道理非常簡單,中國的股市是單邊勢,沒有沽空機製,隻有上升的時候才能賺錢。所以一般股民對上升行情特別感興趣,而下跌則意味著虧損或被套,很多投資者往往情願被套而不肯斬倉,一旦被套幹脆對大盤看都不看。這種現象就可以使我們通過觀察人們對股市的關心程度研製市場。但這僅僅是一方麵,細心總結的投資者會發現,每當證券部已達超負荷狀態,即大戶和散戶大廳擠滿了炒股的人,甚至達到擁擠不下人氣極旺的狀態,往往股市已達到某一階段的頂峰,不用多久便下跌。另一方麵,當證券部空空如也有時大戶室隻剩下打單小姐,散戶大廳除保安人員空無一人,人氣極衰時,又常常是股市見底的征兆之一。
為什麼上述兩種不同的現象使股市造成不同的走勢呢?這實際也是一種大眾的心理運動影響著股市的波動,一旦這種心理運動達到某種極端的狀態,股市也已走向極端朝相反的方向運行則是必然的了。一方麵因為大家都買了股票,則大家才會都關心股市,也正是因為所有關心股市的人買了股票,對方的力量已經窮盡,股市必然下跌。另一方麵,正因為想賣股票的人已賣出股票,不賣的人則堅決不賣,無人關心股市,表明拋售窮盡,大勢回升的時機將會到來。
雖然現在電話委托已普及,證券部的大戶或散戶大廳已不能反映整個股市的人氣動態,但根據到證券部“上班”的人數變化動態依然是研究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當“人頭”數的變化達到某種極限狀態時,不為市場表象所動,以相反理論來研製市場並采取買賣決策是一個理性投資者所必備的素質。
7.股票市場熱點股的投資技巧
一輪股市行情的蓄勢、崛起、發展和衰落,均與這輪行情中熱點板塊的運行特征息息相關。通過對熱點運行特征的研判,可以準確把握行情的性質和未來趨勢的發展方向。
熱點的性質往往能決定一輪行情的性質。能夠帶動一輪行情崛起的熱點板塊通常必須具有一定市場號召力和資金凝聚力,並且能有效激發穩定上揚的人氣,如:大盤指標股板塊。有些曇花一現的短命熱點,決定了行情的性質屬於不改變原有運行趨勢的超跌反彈行情,如:上海本地股板塊。至於那些連一天強勢都維持不了的盤中熱點,隻能給追漲的投資者帶來被套命運。
熱點的轉換特征能夠改變行情性質。當前一個主流熱點板塊在經曆快速飆升階段後,會逐漸成為強弩之末,這時如果能有後續熱點及時接力的話,往往有利於行情進一步向縱深發展。如:前期的中國聯通曾經率領大盤指標股成功接力中信證券,引領大盤快速上衝。但如果後續熱點轉換的頻率較快,不能形成有持續性的主流熱點時,要注意大盤將很容易形成階段性頭部。
熱點的聚散效應影響未來趨勢發展方向。當熱點板塊形成聚焦化特征時,會使增量資金介入具有方向感,有利於聚攏市場人氣和資金,使後市行情得以健康發展。如果熱點是處於分散化特征的,熱點將趨於散亂,大盤將難以保持持續性上漲行情。特別是當熱點迅速的大麵積擴散,導致一些冷門板塊也形成補漲時,預示著後市行情必將轉入調整階段。
由於熱點聚集主力的資金,決定著市場運行方向。為了能夠找準方向,把握好市場方向,就要找準市場熱點。通過熱點選股可以提高獲利效率。每一波行情中熱點板塊和熱點龍頭股一般上漲最快,幅度最大。而非熱點股漲幅明顯落後於大盤,“賺了指數沒賺錢”的原因往往是選的股票不是市場熱點。
熱點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其中就已經包含了業績因素。比如,2003年大盤藍籌股成了市場熱點,假如沒有業績支撐,不會有所謂價值投資這一理念的推出。但業績好的股有時不一定能成為熱點,選擇熱點股還需要綜合分析與研判。
(1)尋找市場熱點股的方法
一是關注媒體相關報道。如突出報道某行業或領域新發生的變化。由於每當熱點出現時媒體集中予以報道,比較容易發現。
二是通過公布的統計數字分析,如漲幅排名連續出現則可能成為熱點。
三是注意資金流向,是否出現成交放量,熱點股會出現放量上漲的態勢。
四是觀察上漲過程中是否出現急速拉升和集中放量。如果連續上漲並出現急拉,有可能是短期強勢,而不是熱點。
(2)熱點股的操作策略
一是冷靜觀察,力爭及早發現,特別是發現主流熱點和熱點板塊的龍頭。隻有抓住主流熱點,才能達到迅速獲利。
二是先少量建倉,爭取主動,不要因為股價已經上漲了一些而望熱點而興歎。
三是若放量形成突破30或60日均線,其後是縮量上漲走勢則應堅決跟進。
四是除了題材新穎外,判斷熱點的另一重要依據是能否突破並站穩250日均線。如果站穩250日均線,表明強勢確立,熱點有可能隨後出現。
(3)熱點股的投資要點
對於一般個股,從啟動價算起,如果累計升幅達10%~15%,便可賣出。而對於有可能成為熱點的個股在升幅達20%之際,反而是確認買進的時候。
雖然熱點經常出現,但熱點能否持續是關鍵。熱點持續將帶動整個市場走好。這是決定是否繼續持股的關鍵。
熱點若隨同大盤高位放量,或形成高位“死叉”後應減倉並逐漸退出。
總之,股民炒股對於大盤的判斷,要踏準節奏,能隨波浪起伏;對於個股的判斷,要把握熱點,對股市中熱錢的流動要有敏感性,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市場的機會。
8.把握熱點股的“生命周期”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論有無生命,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包括人、植物和動物,包括社會團體、企業,甚至包括地球與星係。股市也不能例外,無論是大盤行情、個股走勢、黑馬題材、上市公司經營、熱點板塊,盡皆如此,包括股市整體都有其生命周期。
我國的深滬股市,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青春期,其發展速度很快,也麵臨著種種問題,例如偏重於融資功能,輕視投資功能;上市公司行為不規範;極少數企業缺乏誠信、弄虛作假等等,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而如果僅就實際投資角度來看,投資者需要從市場熱點的生命周期中掌握投資時機。
股市投資如同選美比賽,不能單單選擇你認為美的選手,而要選擇多數人認為美的選手才可能獲勝。同樣,在股市投資的選股過程中,投資者不能隻選擇你認為好的股票,而要選當時受到市場資金追捧的主流熱點,才能夠獲利。
熱點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從絕對股價的高低而言,幼兒期的股價是最低的,如果投資者此時介入,而該熱點又能夠從星星之火演變成燎原之勢的話,那麼投資者的獲利無意是最豐厚的。但幼兒期的熱點其生命力也是最脆弱的,由於多種不確定因素存在,有時即使有增量資金介入,也並不能保證這種熱點一定會發展壯大,更不能保證其中的板塊和個股會出現持續性的上漲行情。
真正有生命力、也最適合介入的階段是熱點的成長期。這一階段股價上升最快,受外界因素幹擾最少,因而是最容易獲利的階段。但是,很多投資者卻對成長期的熱點股心存顧慮,因為他們在選擇熱點股時,最關心的是該股已經漲了多少,如果已漲了很多,就不願追漲。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投資誤區。
選擇熱點股,最重要的不是看該股以前漲多少,關鍵是要看其以後還能漲多少。而要研判個股未來的漲幅,就需要分析該股曾經是否有過蓄勢的過程,蓄勢越充分的個股,漲升潛力越大。
分析個股的蓄勢情況時,要注意該股在啟動前是否有構築長期底部過程,是否有籌碼收集過程,指標是否曾經處於長期超賣的鈍化狀況中,成交量是否有不規則放大等跡象。在上漲的過程中,還要關注是否有支撐該熱點持續走高的借口——題材。
例如,在當前市場行情中,股改題材股就是最重要的主流熱點之一。在去年回暖行情的啟動和發展過程中,股改成為促進股市上漲的核心因素。由於絕大部分沒有實施股改的個股都存在一個含權對價預期,因此,隨著股改的全麵鋪開,股市中將形成個股輪漲的格局。
從生命周期理論來理解,股改的試點行情可以看做是股改題材熱點的幼兒期,股改的全麵鋪開,使得這一熱點進入快速成長期,從而為投資者提供了獲取豐厚回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