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菜氣香,鹵味骨香(1 / 1)

味蕾出發

飲食道上有句行話:鹵菜要香,全靠老湯。這老湯,也就是醬鹵肉製品風味的靈魂。所以行家評價說:熱菜氣香,鹵味骨香。

家裏的老湯已很多年了,記不清是那一年留下來的了,從始至今,我用它什麼都鹵過,雞、鴨、肉等諸多可以鹵製的食物,它吸食了那麼多的生命之精華,又反哺到鹵著的雞、鴨、肉身上。

老湯之旅真正開始是從第二次鹵製雞鴨或排骨時,才是真正開始了這鍋湯的“老湯之旅”,將老湯倒入鍋中,把想鹵製的主料,再加入常用的八角、小茴、桂皮、丁香、花椒、砂仁、豆蔻、草果、香葉、辣椒、芫荽等調料,添適量清水,燉熟主料後,過濾留取湯汁。

如此反複,最有“城府”的濃鬱老湯就形成了,從此之後,便可盡情鹵製喜歡的食物,老湯都是經過多少次的千滾之水,才能煮出這美味來,個中滋味,非旁人所能體味。

我常說,老湯準備給閨女當嫁妝了。其實,我並沒女兒,也隻是說說而已。

無獨有偶,看到李碧華寫過一篇小說《潮州巷》,寫的是一對母女,擁有全港最鮮美最高齡的陳鹵,用連續醃製了四十七年的鹵水鹵鵝,十分有名。

她寫道:保護了四十七年的歲月。它天天不斷吸收鵝肉精髓,循環再生,今天比昨日更鮮更濃更香,煮了又煮,鹵了又鹵,熬了又熬,這更像是一大桶心血與光陰。

後來,這位母親還送女兒一小桶陳鹵作為嫁妝。她說,這不是鹵水,是心血。

讓我感歎,也許是自有鹵水以來,我見過的對鹵水的最美的讚譽吧。

所以,當鹵出的鹵三味放進嘴裏細嚼慢品時,會發現越嚼越香,那是事先並不張揚的冷豔的香,無懼炎涼。

鹵三味,歡喜這個菜名的三個字,有人說,“三味”源自《李淑書目》。李淑說:“詩書為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

可我更欣賞的是,壽鏡吾先生的祖訓: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

清淡,自足,悠長。

專業的老湯配方:

老薑500克;八角60克;砂仁50克;草果50克;白蔻50克;三奈40克;小茴香40克;桂皮40克;甘草30克;丁香5克;藿香30克;陳皮30克;花椒20克;香葉20克;紅曲米30克;鹽15克;料酒15ml;冰糖15克;骨湯適量。

可依據自己的情況調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