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學會理財的四個忠告--適合的才是最好的(1)(1 / 3)

改變觀念,讓你的資金活起來

沒有一個富人是攢錢攢出來的。在如今這個低利息時代,拚命攢錢不但不能囤積財富,反而還會讓財富在不經意間流失。在積累財富之初,你也許要利用儲蓄來囤積自己的第一桶金,然而在積累了人生的首批財富之後,你就不能再指望著通過儲蓄來賺錢了。既然有了投資的本金,你就要適當地選擇投資產品來為自己賺得更多的利潤。倘若你現在還在守舊地攢錢,那麼你就應該立即改變觀念,讓你的資金“活”起來。

改變觀念,讓錢賺錢

李嘉誠曾經說過:“30歲以前要靠體力賺錢,30歲以後要靠‘錢’賺錢。”

王佳畢業後來到一家國有企業工作,由於表現突出,沒過幾個月便正式入了編,獲得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由於王佳本身就是一個節儉的人,再加上國有企業福利待遇都不錯,所以沒過幾年,王佳手裏便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此時她看到一些始終沒入編的同事紛紛辭職下海經商,並且沒過多久便聽到他們事業有成的消息,這讓月月拿著死工資的王佳著實心動了一把。然而轉念想到自己入編不容易,再說單位的各種保障和福利待遇都還不錯,雖然賺不到大錢,但也足夠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了。而且自己沒有從商經驗,輕易下海未必就會像別人一樣成功,所以她沒有貿然丟掉這份工作加入到下海大潮中。

雖然最後理智戰勝了衝動,王佳沒有下海經商,但這次經曆卻給她的思想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她開始改變自己處理金錢的方法。王佳想到,自己雖然沒有下海去賺大錢,但如今自己手上也有些存款,與其將它們放在銀行中讓它們像蝸牛前行一般增長,還不如選擇一個合適的投資產品,用錢來生錢。於是,在工作之餘,王佳開始瀏覽各類理財信息,對比各項投資產品,逐漸學會了科學理財。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考慮之後,王佳決定取出一部分積蓄購買國債。國債雖然收益不高,但它同比存銀行還是要高出許多的。並且國債相對於股票等高風險產品還是要穩妥許多,適合剛開始學習理財的自己。經過五年的時間,王佳購買的國債算上利息和當時的保值貼息,她的積蓄正好翻了一番!這對於保守投資者來說已經是相當高的收益了。經過五年理財經驗的積累,外加趕上當時股市正處於升漲態勢,王佳果斷地把這筆積蓄投入到了股市中,憑借精準的眼光與時機的精確把握,幾年下來,股票總值也收益頗豐!這讓王佳的錢袋確確實實地鼓了起來。

在股票大賺之後王佳懂得見好就收,於是,在股市呈現綠波之初,王佳就撤離了出來。發現股票呈現下跌趨勢,王佳沒有再碰股票。由於受股票下跌影響,基金走勢也不怎麼好,於是王佳最後選擇繼續投資相對穩定的國債。在股市呈現回暖狀態下,王佳又將到期的國債本息一分為二,分別買了兩年期信托和開放式基金。信托產品的年收益為6%,而基金的申購價格為1.07元。兩年期滿,信托產品到期兌付,而那隻基金的累計淨值漲到了1.27元,這樣算起來,這兩年的投資王佳共實現理財收益6.9萬元,平均每年收益3.45萬元,這已經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了。

工作之初,每個人手裏都沒有什麼錢,利用儲蓄來攢錢理所應當。但積累了一定財富後,就要大膽地開始進行投資理財了。當然,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不能盲目投資。詳細了解一下各大投資產品的收益以及風險,並且時刻關注社會經濟,這對你接下來的投資都是十分有益的。在充分了解投資理財的各個方麵後再來決定購買哪種產品,這樣就要穩妥得多。剛開始進行投資的理財者可以先選擇風險較小的投資產品,這樣既可以避免因經驗不足而造成虧損,又能夠穩步收益積累財富。在積累了一定的投資經驗之後,再轉戰風險大、收益高的投資產品,這樣便能盡量地降低風險,獲得高收益。

總之,僅靠儲蓄不能發家,人到中年後也不能僅依靠工資收入過活,要懂得用錢賺錢,這樣才能保證一個家庭生活得更加富裕、閑適。

對於閑置資產更應加強管理

年過30歲之後就要懂得用錢賺錢,如果你在年輕時沒有進行財富積累,也就是說你沒有投資本金的話,那麼你也不用太過於煩惱,因為有些本金就隱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如今購房的政策一天一個變,購房者都將目光集中在“第二套房”、“貸款利息”、“按揭成數”等說法上,然而卻忽略了住房公積金,從而導致這筆款項被閑置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