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個疑惑卻是相同的,那就是苗樸也不明白,以這裏的源化程度,何以養活數量如此眾多的綠魔?
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後夜,終於有了答案。
答案很簡單,同時也讓苗樸格外震驚,之所以能形成如此規模的綠魔群,是因為它們自建了小生態循環。
曾經有個人無心之間完成了這樣一個實驗,她在還是孩子的時候,用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裝了些泥土,然後埋下一顆種子,並教了些水,然後就把瓶口徹底封死了。在那之後漫長的六十年中,她唯一做的事,就是將這透明的玻璃瓶子象正常養花那樣,放在一個可以見到陽光的地方。
結果非常神奇,裏邊的植物非但沒有死,而是占據了足夠大的區域,並形成了小小的生態循環。當時苗樸在百度上看到這則新聞時就已經感歎過生命的神奇了,沒想到如今見到了類似的事情。
那些綠魔們不是沒有上限的繁殖,而是上限超過了人們的正常估測。它們在不斷的擴大地盤,以養活更多的同類,同時,也在努力的維持小生態循環。
這種努力的核心點在於——內部殺戮。
強者的一方能夠存活,賣力的攝取遊離能量,隻是為了多獲得幾分內部殺戮的勝機,主要的食物來源竟然是同類,卻也不止於同類。簡單的理解就像是滾雪球,雪球滾的足夠大時,裹進去的不光是雪,還有不少泥土。
而綠魔們的群體意識,又讓它們清楚內部的殺戮盛宴達到怎樣的一個程度算是正好。這就是小生態循環的自我調控能力的顯現。
綜合之後,苗樸覺得整個綠魔群體就是一個怪物,一個龐大的能夠用大象無形來形容的怪物。
所有進入這個地區的生命,都可以理解成其吞噬的食物。有的被消化了,有的消化不了被排出了。有的甚至反占了便宜,就像腸道寄生蟲於人類而言那樣。
這個怪物有修補機製,能夠平衡內部損失,當然,也有滅除隱患的機製。實際上其消化液——綠魔本身,就是最直觀的消除手段。
想通了這些,苗樸有那麼點眼前豁然開朗的感覺,他覺得他明白了南天門的意圖。
什麼拯救人類,拯救同胞,這個由頭至多不過是附屬成果。南天門真正想要的是掌控綠魔形成的小生態循環。
想象一下,這可是相當於源環境下的生態園啊。這才是大佬們最想要的源文明研究區,災變區跟這個比,就像爆炸的核彈與核電站一般。
pc計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事實上還真就讓苗樸猜對了。南天門之所以關注汾城,連跨大洲傳送門這種尖端器物都用上了,自然是有足夠的利益在驅使。
pc計劃,完美造物,聽起來高端大氣,實則項目本身非常具有危險性。
危險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為的為實驗體注入超基因,使之突破生命桎梏,這很容易造成生態浩劫。更直白的說,光是寄生菌這種微生物,就有可能導致一場生化危機。
後來的實際情況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若非閃電草原的存在,汾城寄生菌對災變區造成的損害,必然會大的多的多。
如此危險的項目,在研究所在地的選擇上,自然要慎重。就像世界大國會不約而同的將非洲當作核廢料以及其他一些危害嚴重的廢料掩埋地一樣,這類項目的所在地,自然是離家遠點好,卻不是光遠就行,至少非洲就不行,因為完全無法想象連蓋房子的合格鋼材都要遠渡重洋運輸,將是一個怎樣的成本,更何況這不光是蓋房子,後續研究的各種需要才是大頭。
於是,經濟正高速發展的華夏就成了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汾城之所以被看重,原因有很多,地形上,它是個盆地,周圍雖然沒有群山環抱,但深處內陸,人煙相對稀少,而且附近原本就是戈壁,是因為發現了煤氣田,才興旺起來。
一個新城,它是蓬勃的,也是浮躁的,需要人氣,需要砸錢,需要的太多太多,為了吸引商家,它的政策也就寬鬆的多,同時也方便設施的建立。
再加上組織也有意在黃城周邊區域,建立幾個源文明的研究所,為的是給予黃城遺跡的發掘以有力的技術幫助,於是一拍即合,研究所建起來了。
出於不將雞蛋放一個籃子裏的心理需要以及汾城研究所取得的一連串研究成果,南天門決定在美國開設同步研究所。當用昆蟲基因培養能人腦細胞成功,並人工製造出蟲後時,南天門已經決定,第一個完美造物,要在美國這邊誕生。也就是說,技術重心已經開始轉移了。
如今看來,苗樸曾經在汾城的一係列際遇與收獲真還就有那麼幾分幸運的成分在裏麵,正好趕上防禦力薄弱,技術力量開始轉移,還偏巧留下部分的時機。
人生之事本就蒼狼白狗,瞬息之間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