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夏王朝要大梁王朝嚴懲犯下屠城的梁軍將士時,梁青和梁林隻是撇了撇嘴不當一回事,但當得知大夏要將驍騎軍和勇騎軍調往梁夏邊境時兩人卻是不約而同的打了一個寒顫。夏軍這動作就很明顯了,如果大梁王朝不對大夏王朝的要求做出回應,大夏王朝一點都不介意自己來要答案。
可是要給大夏王朝答案,該怎麼給,那可是大梁王朝二十精銳萬軍隊還有十多個悍將啊,一旦作為答案交出去,哪怕是有點事不關己的永遠梁林也都覺得很是心疼。可要是不給答案,驍騎軍和勇騎軍搞不好就會殺過來,而梁軍現在根本就沒有做好和夏軍大戰的準備。
連著商量了好幾天,兩人覺得還是拖著為好,畢竟景國境內的梁軍還沒有撤回來,從景國掠奪的海量的財富還沒有全部運進大梁的國庫。當即兩人就借口說需要時間甄別當時到底有多少將士參與了屠殺,畢竟不是所有的軍隊都幹了這件事,有些低層的將校還是控製了軍紀的。
大夏使臣當然知道這是大梁朝廷在找借口,知道這是大梁朝廷需要時間來準備與大夏王朝隻見的戰事,畢竟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大夏也好不到哪去,國庫裏的銀子倒不少,但能用於征戰的糧草卻並不是太多,所以大夏王朝也需要時間來籌備糧草。
當從梁青和梁林的口中得到需要半年的時間進行甄別時,大夏的使臣表麵上點點頭沒什麼回應但內心卻樂開了花,要知道在他看來能夠有四個月就打頂了,沒想到卻是足有半年之久,這如何能不開心。當然,表麵文章還是要做足的,畢竟,盯著看的可不止一個。
當這一切都傳回大夏王朝後,大夏朝廷除了嚴厲的嗬斥外表麵上看隻是命令了驍騎軍和勇騎軍加快行軍速度外,似乎別的什麼都沒做。但如果真是這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仔細觀察夏軍商隊的外,就會發信一車車的糧秣被行商們秘密的送到梁夏交界處開始慢慢的囤積,大夏,可從來就沒指望這一次能好好說話。
知道有半個月的緩衝時間後,梁青和梁林總算達成了一致了,一支支的精銳梁軍開始往梁夏邊境進發,同時大量的糧食也開始送往這一地區。但兩人將所有的賬目攤開來仔細算後,卻發現半年時間根本就不夠,起碼需要一年的時間,這下子兩人就發愁了。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就在梁青和梁林還在為如何找到更多的時間發愁時,深宮裏的梁惠終於撐不住了。隨著一記驚雷的落下,伴隨著瓢潑大雨,堪稱大梁曆史上最為短命的帝王梁惠終於呼出了最後一口氣,閉上了那雙懾人的雙目。
當梁惠駕崩的消息從宮裏傳來後,梁青和梁林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哀傷而是欣喜,因為兩人發現延長時間的借口有了,帝王駕崩,全國舉喪這個禮節是過不去的吧,隻要運作得當,那時間再拖一年也不是難事。隻要該做的都準備到位了,至於不過才六萬的驍騎軍和勇騎軍梁軍又有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