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破陣霸王槍【求收藏】(1 / 2)

楚騰此時心胸開闊,甚至大有借著酒意引吭高歌一曲的衝動,見孟絕海要講故事,便饒有興致地回道:“這北邙山是道教名山,卻不知其中有甚有趣的故事呢?”

孟絕海哈哈大笑一聲,流露出讚許的眼光道:“楚兄弟果然聰明,這個故事確實和道教有關。”

“相傳很久以前,昆侖山上住著一位老道和他的兩個小弟子,他們整天在一個仙洞裏修行。一天,老道對兩個弟子說:‘我要去天外一個朋友那裏作客,這口大鍋裏煮的是從東海抓來的一條蟒,鍋下麵要不時架上柴禾燒,鍋內要不時地加水,千萬記住!’說完騎鶴而去。”

“這樣,兩弟子就天天給鍋下架柴,鍋內加水。一晃幾百年過去了,師傅還沒有回來,兩個小弟子有點急了。一天,一個對另一個說:‘師傅不知幾百年後才回來,我倆何不下山一玩呢?’另一個也早有此意。於是,倆人把火生得旺旺的,鍋裏添滿了水就下山去了。”

“一路上他們玩得開心,但總放心不下師傅交待的事,於是就在一家酒店買了些酒肉匆忙趕回。可是,火早已熄滅了,水也被黃蟒喝幹了,隻見那一條黃蟒正向東海方向逃去,所走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黃水道。他倆慌忙沿著黃水道追去。黃蟒發現了他們,急忙改道向北麵奔去。他倆趕忙抄近路去截,蟒一見亂拐一陣,又向東海奔去了。這條蟒拐彎留下的水道,就是今天的九曲黃河。  ”

孟絕海一口氣說到這裏,故意頓了頓,看著楚騰。

楚騰自然很配合地追問道:“然後呢?那黃蟒怎麼樣了?”

孟絕海滿意地咽了咽口水,繼續繪聲繪色地說道:“再說師傅回到仙洞,一看鍋底火已熄滅多時,鍋裏黃蟒不在了。連叫小弟子也不應聲,什麼都明白了。他大叫道:‘兩個小畜牲放走了孽蟒,使它又要禍害人間了。’立即騎鶴追去。兩個小弟子追到天黑,眼看著蟒逃進了東海,正想休息,老師傅騎鶴趕到。大喝一聲:‘畜牲!你倆使黃蟒給人間留下了災害,那你倆就永遠守住這水道吧!’”

“說完,兩個小弟子便變成了兩座山,永遠守在這水道的兩邊,人們就把這條黃蟒留下的黃水道叫黃河,把兩個小弟子變成的山叫追蟒山。後來,黃河南岸的人們覺得追蟒山不好聽,就改叫邙山,一直沿用到現在。”

楚騰聽完這神話傳說,不禁由衷地感慨道:“想不到黃河和邙山還有這麼一段故事,古時人民群眾的智慧和想象力果然豐富呀。”

極目遠眺,青山削翠,碧岫堆雲。兩崖分虎踞龍盤,四麵有猿啼鶴唳。流水潺漫,澗內聲聲鳴玉珮;飛泉瀑布,洞中隱隱奏瑤琴。若非道侶修行,定有仙翁煉藥。此等神奇仙境,也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孕育出一個個美麗的傳說出來。

“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塚墓高嵯峨。古來如此非獨我,未死有酒且高歌。”楚騰心情極好,突然想起白居易的《浩歌行》來,不由自主地便朗誦出口。

白居易的《浩歌行》一泄人近五十仍不得施展誌向與抱負的惆悵,讀來本應淒苦,但是經楚騰這麼一讀,反倒添了幾分灑脫與豪氣。孟絕海雖看起來像個粗人,但其實也略通文墨,至少這詞中包含著的豪氣滂湃的意蘊還是聽得出來的。他不由得開口問道:“白居易所作這詩實乃絕妙,但不知楚兄弟為何出此言呢?”

楚騰本是無意間吟出這詞,卻不料說者無心,聽著有意,楚騰感覺到孟絕海是在試探自己。他突然想起自己的雄偉大業,孟絕海絕對是驍勇善戰的猛將,倘若能說服他以後為自己所用,無疑更為自己的成功添上了一層把握。

楚騰決定抓住這個好機會,他沒有直接回答孟絕海,而是直接反問道:“孟大哥乃當世英雄豪傑,敢問孟大哥為何落草北邙山,落得個強盜的名聲?”

這問題問得太過冒昧,像一把刀子一樣直刺孟絕海的心,孟絕海麵上的陰暗一閃即逝,坦然答道:“非是我孟絕海甘心為賊,我何嚐不想建功立業報效國家,隻是如今朝廷腐敗,宦官當權,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無奈才選擇占山為王,不論世事。”孟絕海說道最後的時候,低垂著腦袋,有點黯然神傷。

“我認為孟大哥的想法未免太過消極,本朝太宗曾經說過:‘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如今朝廷經過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局麵一直未被打破,大唐江山已經日落西山,統治者更是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以我看來,一場場反抗的農民起義已經勢在必行,生在這樣的亂世,我們也隻有以亂止亂,一鼓作氣推翻大唐王朝,才能給人們新的安定。”楚騰滔滔不絕地陳述天下大勢,他沒有把握說服孟絕海跟隨自己,畢竟自己隻是一個落魄鏢局的鏢頭而已。沒錢沒勢沒名聲,在這樣的情況下去談論一統天下之類的話,簡直像是天方夜譚。

孟絕海卻絲毫沒有笑話楚騰的意思,反而麵色凝重,仿佛在做一項重要的決定。楚騰見這事有希望,趕緊趁熱打鐵道:“大丈夫應心係四方,孟大哥偏安一隅,豈不是大大地埋沒了自己的才華麼?而我和葛大哥已經結為生死之交,立誓要為天下蒼生謀取福利,還他們一個安定康寧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