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老黨帶著母親和獨子,往上黨投親。上黨的本家叔伯則表示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寫了一封書信給老黨,介紹他去投清河黨氏。地主家既然沒有餘糧,老黨自然也就沒有得到資助,而從上黨到清河,首先要翻越太行山脈,這是最近的路線。
整個故事乏善可陳,直到一家人餓倒在樹林裏,老黨認為自己母子一定會死在太行山了,他卻遇上了一夥吳郡人。緣分哪!
老宋道:“如今天下皆反,哪裏有安身之所?先生若不嫌棄,不妨留在首陽山。”
後來吳山軍就多了一位教書先生,這位先生一上任就對祝校長的權威作出了挑戰。他表示女子是不能做先生的,更不能做自己的頂頭上司,自己能給出的最大讓步就是允許祝娘子繼續教女子讀書。
OK沒問題!事實上對老黨這種紅果果的蔑視女子的封建糟粕思想,除了老宋以外並沒有誰提出異議,包括祝校長本人也認為黨先生說得是真理。這就沒辦法了。老宋隻能在心裏念叨:老黨你最好有真材實料,不要被我發現你是個草包!我能留下你,自然也能趕走你,你給我小心點!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論語》而已,糊弄小朋友還可以,不過講解得還算不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詩經》,算你有些文學鑒賞力吧。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大郎,這是什麼玩意?
大兄,此曹劌見莊公也,語出《左傳》。
哦,曹劌論戰嘛,這個我知道。
“……上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貌似是劉邦在說話?
大兄,此漢高祖所言,語出《漢書》。
《左傳》他能背,《漢書》他也能背?可以啊!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我擦,這老黨居然在講《周易》?不明覺厲啊,好吧好吧,算你狠。
老宋認可了黨景福的先生身份,也去聽了幾次課,憑良心說,這老黨講得是真好!首先所有的文章,人家都是爛熟於胸,根本不看書。你看他雙手背在身後,四十五度仰望窗外群山,口中要麼宣講聖人道理,要麼吟哦前賢詩篇,聲音清越洪亮,語調抑揚頓挫,不時踱幾步,或是閉上眼搖頭晃腦地品味文中三昧,看他臉上的表情,分明沉浸於文字中身臨其境一般。再說他的講解,那真是既能提綱攜領,又能尋章摘句,化繁為簡,深入淺出,高人啊!怪不得能給小孩子講《周易》,真是了不起!最後說他那認真的態度,嗬嗬,每天因為背書不過關或是寫字沒寫好挨揍的學生都有好多,老宋因為背《出師表》的時候錯了一個字,被黨先生狠狠地抽了三記手心。黨先生把一副自己寫的《出師表》給了老宋,然後告訴老宋,他不是讀書的材料,今後還是不必來了。
“多謝先生教誨!”老宋當然明白黨先生的勸誡之意,《出師表》啊!明白明白。
“將軍!”
“周順啊,何事?”
“屬下那幫兄弟昨日搞潛伏訓練的時候,發現朱娘子帶來的兩個人鬼鬼祟祟地在一起不知說什麼,後來那二人分頭去找了一起來的剩下那些人,連那個青娘子都有,屬下聽說之後便令兄弟們盯著他們。果然今日那幾個人有的打柴有的割草,一個個都往後山去了。屬下已經令人跟了上去,將軍,要不要抓起來問問?”
“嗨!你前麵做得很好。他們是客人,就是有什麼事瞞著咱們,咱們也不好問。你派人暗中監視就很好。剛想要誇你兩句,你就要抓人!我還以為你學得穩重了,現在看來啊,還是個冒冒失失的性子。人家去砍柴割草,你抓他幹什麼?等你的人回來再說。”
“喏!”
傍晚裴九郎和李贇那一旅弓箭手回來了,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大大小小的野雞野兔山羊麋鹿,猛獸也有,一條青背野狼,個頭不小,就是身上中箭太多,皮子恐怕不好用了。幾輛吳山車上還捆著數頭野豬。
“九郎這趟辛苦!”
“見過大兄。雖是辛苦,這一趟卻不辱使命,大兄,我等已探得一條小路,可以繞過井陘縣城,吳山車就是滿載,也可以不經縣城,自東麵直入井陘。”
“好!既有此路,我等便可隨心所欲地襲擊河北。將來隻需封鎖井陘,任他千軍萬馬其奈我何?九郎此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