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與創新能力分析(2)(3 / 3)

2、歐洲典型城市群

西歐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開始最早的地區,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數量多,密度大,均以多個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歐洲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主要有英國的倫敦城市群和法國的巴黎城市群。

英國的倫敦城市群,集中了英國4個主要大城市即倫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徹斯特和10多個中小城市,是英國產業密集帶和經濟核心區。該城市群由倫敦大城市圈、伯明翰城市經濟圈、利物浦城市經濟圈、曼徹斯特城市經濟圈、利茲城市經濟圈所組成,這是產業革命後英國主要的生產基地。該城市群總麵積達4.5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麵積的18.4%,人口365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4.2%。英國大約80%左右的經濟總量集中於此,倫敦既是英國的首都,又是這一巨大城市群當之無愧的經濟中心。

法國巴黎城市群是以巴黎為核心城市,沿塞納河而形成的包括魯昂、勒阿弗爾等城市在內的帶狀城市群,這個城市群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總麵積l4.5萬平方公裏,總人口4600萬。它是法國為了限製巴黎大都市區的擴展,改變原來向心聚集發展的城市結構,沿塞納河下遊在更大範圍內規劃布局工業和人口而形成的帶狀城市群。

3、亞洲典型城市群

日本是亞洲地區城市群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已形成典型的城市群。日本城市群被稱為“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由東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組成,大、中、小城市總數達310個,包括東京、橫濱、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戶、京都等大城市,全日本11座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座分布在該城市群區域內。這個帶狀城市群長約600公裏,寬約100公裏,占地麵積約l0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麵積的31.7%;人口近70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3%。它集中了日本工業企業和工業就業人數的2/3、工業產值的3/4和國民收入的2/3。三大都市圈以及各主要城市各具特色,發揮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其中,東京作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東京的城市功能是綜合性的,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業、商業、政治、文化中心,被認為是“紐約+華盛頓+矽穀+底特律”型的集多種功能於一身的世界大城市。

(二)世界級城市群特征

上述城市群能夠被冠之“世界級”不僅僅仰仗其超大的經濟規模,更有在運行機製、發展形態、空間構架上的一係列獨到之處:

1、“世界級城市群”往往有著高效的統籌協調機製。或借助於科學的區域規劃,並相應立法來增強規劃的權威性;或依靠各城市政府間的聯合協商製度,或是民間自發形成的協調組織。如法國的巴黎城市群,1958年製定了地區規劃,1961年建立“地區整頓委員會”,1965年製定“巴黎地區戰略規劃”,重新製定了一個多中心布局的區域規劃,推動法國巴黎-魯昂-勒阿弗爾城市群逐漸發展起來。英國的倫敦城市群則在1964年創建“大倫敦議會”負責大倫敦區的管理與發展問題,1985年依據《地方政府法案》由環境部承擔戰略規劃職能,1990年以來又先後引入了戰略規劃指引,以維持整個城市群戰略規劃的一致和協調。北美五大湖區城市群,是由芝加哥市長戴利在2002年牽頭成立了“五湖聯盟”(大湖及聖勞倫斯河計劃),帶動各區市長互換信息、加強合作。現“五湖聯盟”已成長為一個擁有美國、加拿大兩國近50座城市的聯合組織,每年會聚一次,就產業競爭、汙染治理、氣候應對等重大問題協調各方利益,確保各方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