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時分,眾人都已經累的睡躺在岸邊,蕭格和劉光坐在岸邊石頭上看著腳下的江水,忽然一浪襲來,忽然一浪退去,劉光雖然是官府中人,但是依然能夠登山大石頭上,陪著蕭格看滔滔不絕的長江,劉光說道:“江陰是江岸邊最低處,比其他地方更加低,隻要能夠將這個地方堵住,待到江水退後,那整個江南就會更加平靜”。
蕭格道:“是啊,看著長江水突然發現個人能力好渺小,根本不足以稱霸整個武林”,劉光道:“爭來爭去又有什麼意思,人死後不過一方土地”。
蕭格笑道:“沒想到大明朝廷竟然也有像您這樣的心清肚明之人,令蕭某佩服”,劉光深深歎了一口氣,看著汪洋大江。
蕭格問道:“劉大人為何歎息”,劉光矚目長江,說道:“想我劉光,打小就熟讀四書五經,論語孟子,二十多歲就已經當官,一直都不受朝廷重視,在大明淨土內四處為官,可是怎麼都不會進入朝廷,和皇帝麵對麵理論朝綱,在外麵做了再大的努力,功勞始終都被上級所取締”。
蕭格道:“我能夠聽出劉大人對朝廷充滿憤怒”,劉光說道:“是,我也不怕跟你說,大明朝朝堂之上有太多貪官,可是皇帝依舊對其百依百順,可又怎麼樣,受罪的隻是平民百姓”。
蕭格道:“為什麼不和朝堂之人理論,而是心甘情願放棄鬥爭的勇氣”,劉光道:“我就是因為鬥爭,這三十年來無時無刻不和朝廷中人爭鬥,不然我三十年的官績早就可以位列朝堂之上,可是我現在還是知府,哈哈”,這笑聲不僅是苦悶的心,而是一身抱負無處施展。
蕭格:“大丈夫做事情無愧於天地,隻要自己盡職盡力,一定可以名垂青史,而那些貪官一定可以遺臭萬年”,劉光道:“說得好,沒想到我們有共同的報複,有共鳴”。
蕭格哈哈大笑,轉移話題,說道:“我來的時候經過衙門,見到您的女兒和您老母親,您女兒一身樸素,您母親已經身患重病,您竟然能夠輕易放棄照顧家人的時間,來到江邊和官兵,百姓共同努力,這才是我蕭某最佩服之處”。劉光一笑而過,並沒有解釋太多。
夜已經深了,蕭格也隨即躺在大石頭上,聆聽這潮水聲,想起自己的逍遙派,回想起自己的師傅,師叔,師弟,現在都在天上看著自己,倒吸一口冷氣,江邊風很大,蕭格一夜未眠,從懷中掏出一把發簪,你是文靜的發簪,當初在逍遙派救下文靜的時候,並沒有及時還給文靜,一直保留在自己的身邊。
回想起當初在南京城相救文靜,還受了柳餘香的重傷,看著麵前這兩個女子,不知道何去何從,一個要自己出手相救,一個是捆綁住自己要救得人。
想著想著把發簪收回懷中,陣陣冷風襲來,蕭格心中卻非常溫暖,第一反應就是想起文靜調皮的表情,動作,還有百依百順的性格,可愛的笑容,蕭格不驚心中更加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