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之機,在於陰陽,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盪,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佔煞,精神宜貴專注 .緊要全在胸中腰腿間運化,不在外麵.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 氣向下沈,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展於脊骨,布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懂得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呼翕九陽,抱一合元,可名混元神功.從此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豫順以動,罔不如意矣.
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向下沈.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則自然沈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則無力,無氣則純剛.
蕭格左思右想,覺得其中一句‘神氣收斂入骨’捉摸不透,說道:“按照本派武功心決來說,這句話卻是錯的,如果將神氣收起無法釋放,隻能夠造成自己走火入魔,本派的心決卻是將‘神氣散與胸前’,一招製勝,蕭格雙掌在胸前搓了一下,接連分開,一個順勢朝下震開,蕭格突然感覺到一股內力彙集到自己的胸口,自己趕緊收了招式,印堂發黑,蕭格趕緊打開大石門,隨手將大石門關了起來,急匆匆往後山狂奔而去,腳踏樹木兩旁,很快來到大石山旁,一把掌按在大石頭,感覺到氣息倒逆而行,手掌按下的地上出現一道深深的印痕,蕭格氣喘籲籲道:“難道我要走火入魔,不行”,雙指點住自己的左右兩側的‘壇中穴’和‘天溪’兩大學位,整個人立即坐倒在大石下。
印堂由原本的發黑變為暗灰,蕭格雙掌交集在胸口,上上下下不停轉換,雙掌運足內力撐開,猛然向前一推,頓時內力四射,氣勢磅礴無比,落葉飛起,亂石彈飛,一道地麵裂痕出現在蕭格的麵前,蕭格將體內的內力都釋放光,感覺到神清氣爽,看了看自己的雙掌,接連運足內力,雙腳跳起來,對著大山接連一掌,天崩地裂,蕭格心想道:“沒想到混元神功如此大的威力,原來想要練就混元神功還要經曆要入魔的危險”。
此時蕭格的印堂已經恢複原本的模樣,蕭格繼續回到禁地,說道:“我現在也沒有辦法將這裏全部招式融會貫通,隻有將口訣強硬記住,待日後慢慢消化”,又是兩個時辰過後,蕭格已經全部將口訣記得,此時也已經是天亮,意猶未決回到麵壁思過的山洞,躺在山洞裏開始睡覺,吳安康一大清早就過來看望蕭格,一見到蕭格還在睡覺,說道:“你倒是睡的挺香”,之後沒有打擾蕭格睡覺,獨自一人坐在山洞門口,看著偌大的逍遙派。
蕭格從睡夢中醒來,晃了晃腦袋,見到吳安康坐在山洞門口,說道:“你來的好早”,吳安康曬著太陽,懶洋洋道:“這還早,都日升三杆了,你還有心思在睡覺”,蕭格道:“你還別說,晚上這裏根本睡不著,抽了個時間學了一點混元神功”,吳安康一聽說‘混元神功’,趕緊站起來問道:“混元神功?”,蕭格點了點頭,道:“不過練就混元神功,昨晚差點走火入魔”,吳安康問道:“這是為什麼”,蕭格道:“混元神功有一段內容是和本派的內功心法是相反的,以至於我氣血逆行,幸好將內力都釋放,否則我一定會走火入魔”。
吳安康道:“不過現在我看你的氣色並無大礙”,蕭格走到山洞口,望著遠處的大石塊,雙掌提氣上身,猛然向前推,‘呼’一掌,吳安康頓時感覺神經繃緊,掌力所過之處,劃過一道深深的裂痕,偌大的石頭瞬間破裂。
吳安康道:“這招叫什麼名堂,宛如翻江倒海之勢,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蕭格道:“這招確實叫翻江倒海”,吳安康一驚,說道:“我隻是說著玩玩,沒想到竟然猜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