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申麗英暗自慶幸自己的好運氣時,為老板開車的那位老司機從反光鏡中看到她,回過頭對她說:“小姐,你不應該坐這輛車,這是老板的專車,我知道你是他的助手,但助手也不能搞特殊。老板吩咐過,任何人都不能坐這輛車的,你還是趁老板還沒有下樓下車吧。”
“我如果下車了,就會遲到的,今天是我運氣好碰到了老板的車。”申麗英向那位司機說。她心裏想,平常老板與自己說話那麼親切,不會不讓自己搭乘他的車去公司的,再說就此一次。這樣想著,她就沒有聽從那位司機的話,依然端坐在車上。
正在這時候,老板拿著公文包飛快地走來。他拉開車門,習慣性地坐在了自己經常坐的那個位置上。當他坐定後,才發現後麵的座位上有一個人,那個人還是自己的助手,他感覺特別意外。正色問助手道:“你怎麼坐這輛車?”申麗英聽老板問自己,想著他平時與自己說話做事都很親切的作風,於是隨意地說:“今天我起床稍晚了一點,到了等待地點班車已經開走了,我怕遲到,就想搭您的車子一起去公司。”
老板聽後,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他想了一會,堅決地對申麗英說:“你還是下車吧,這輛車是我的專用車。”申麗英感覺老板並不是非要自己下車不可,所以央求道:“就搭這一次,下不為例。”老板看申麗英不下車,自己下了車,拉開後邊的車門對申麗英嚴厲地說:“請你下車”這一下申麗英愣住了,她沒有想到平時一直都很和藹可親的領導竟然對自己說出這樣嚴厲的話,她心裏很不好受,但想著自己不能遲到,公司有嚴格的規定,遲到的話就會扣工資的,這個第一次工作沒有任何生活經驗的女孩哀求老板道:“求求您了,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如果遲到就會扣工資的。”她的老板麵無表情地說:“遲到是你自己的事,扣工資也是你自己的事。”申麗英坐在車裏依然沒有動,她感覺老板太無情,就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老司機,希望司機能在領導麵前替自己說上幾句好話,可是司機在前麵一言不發,因為他也沒有發話的權力。這一下,申麗英再也忍不住內心的委屈,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流了下來。
老板看見申麗英還不下車,就把車門重重關上,大步朝前走去。申麗英看見老板在凜冽的寒風中等了一會,才截住一輛出租車,上了出租車揚長而去。這讓還在車上的申麗英驚得目瞪口呆,她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必要再害怕遲到了,因為不必去上班了。
申麗英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這樣結束了。她從此牢牢地記住了,不管在哪裏工作,也不論與領導多麼熟悉,一定要時時刻刻記住自己的身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做出超過自己身份的事情。
37.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每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有一個位置,有時候還有幾個位置,這些位置,代表了一個人應該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權利和義務,應該擔負的責任。“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如果想要進一步看清周圍的客觀環境,客觀地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實屬難得,如果在此基礎上還能做自知,就更加難能可貴。尤其是身為領導的助手,想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必須首先在思想意識上擺正自己的位置,保持一種理智、平和、積極的心態。
人在職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社會定位,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主或次。但無論生旦淨末醜,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精彩表演,演繹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
擺正位置,才能做對事情
無論怎樣,每一個人總要在社會中扮演一個角色,這正如人們看過的小說或電影一樣,有主角就一定有配角。主角是故事核心、目光的焦點;配角作為主角的襯托,穿插左右,把主角襯托得更加出色。這樣的情形放到現實工作中同樣如此:有領導,就必然要有輔助他的助手。一個蘿卜一個坑,作為助手就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對上要做好輔助工作;對下要傳達好工作,如果配角一心隻想反賓為主,不甘心隻做綠葉,那就必然失去了助手與領導配合的默契,工作也無法順利開展了。
道理簡單,人人都懂,但實行起來卻不那麼容易。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個人都會夢想著自己能擁有足夠多的權利,身居高位,“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淡泊明誌,寧靜致遠”,隻有聖人才做得到。
但很多時候,機遇對於參與競爭者來說,往往是“僧多粥少”。但:機遇也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近期機遇,也可能是遠期機遇。現在的你雖身處助手,但並不代表機遇不眷顧你,或許正在你敬業的工作中一個遠期機遇會不期而至,當你真正在助手的位置上做得心應手時,也就是成功的機會來臨時。聰明的人應當審時度勢地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主動、踏實認真地做好自己眼前的工作,才能為抓住以後的遠期機遇做好準備。機遇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