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自屯戍滎陽以來,全殲曹操,大敗孫堅,武功赫赫,實屬董卓帳下第一人。然而因為徐榮不是涼州人,他雖然功高名顯,卻賞賜不厚,確實也令西涼軍中那些非西涼係的將領們寒心。
尤其是徐榮大敗孫堅數萬兵卒之後,西涼軍中無數將領因為嫉妒徐榮功績,屢屢出言構陷,迫使徐榮不得不選擇屈意違心,忍住一腔忿恨,有功不敢報,把大部分功勞讓給了胡軫。
“唉……早知今日,當初還不如去投奔驃騎將軍。”侯成長歎一聲,苦笑著搖了搖頭:“聽說驃騎將軍手下將領來自四麵八方,既有郡國官軍,也有黃巾降將,甚至還有不少的山賊、土匪,然而驃騎將軍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大家不分彼此。張揚、張遼、高順三人剛去不久,就統領一個騎兵大隊,一舉全殲為害河東郡的匈奴騎兵,天下聞名,何等地威風、愜意!”
呂布無奈地笑了笑,笑容中帶著些許苦澀。當時驃騎將軍派張靈找丁原點名要呂布等將領,可惜丁原不放人,要不然,他們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步光景,還得聽眾胡軫的指揮。
“唉……自從我們投靠相國大人以來,基本上沒有帶兵打仗的機會,隻是讓我們去挖掘皇室陵墓,使我們落下千古罵名。相國大人對我深懷戒心,凡我出行,處處皆有製約。若不是我努力經營,投其所好,今日哪能饒幸求得來一次帶兵打仗的機會?”
呂布當然明白宋憲、侯成、魏續等人的心思,眼看著張揚、張遼、高順這些昔日的同事建功立業,名揚天下,他們的心裏都有些酸溜溜的。而現在還要他們去給無能的胡軫打先鋒,更是讓他們難以接受。然而胡軫是董卓的親信,呂布也不得不給他幾分麵子。
“兄弟們,雖然我也不喜歡胡軫,但此次出兵攻打孫堅,卻關乎我們未來前途。如果能夠戰勝孫堅,我們則可憑借軍功,逐漸取得相國大人信任,從此可以單獨建軍。如果敗了,我們也許再也沒有領兵打仗的機會,並州騎兵恐怕就要並入西涼騎兵之中了。”
“也不盡然。”魏續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去年底徐榮為帥,胡軫為將,全仗著徐榮打了勝仗,相國大人卻重獎了胡軫,僅僅安慰了一下徐榮而已。如今胡軫為帥,都督為將,即使打了勝仗,重獎的仍然是胡軫,我們恐怕連個安慰也撈不著。”
“我何嚐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相國大人最相信的,還是西涼將領。”說道此處,呂布輕輕地拉了拉馬韁繩,讓馬走得快了些,離開身邊的親兵一段距離後,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歎……隻不過事已至此,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這有何難。胡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上次率領數萬步騎奔襲魯陽,卻眼睜睜的看著孫堅入城,真可謂無能至極。國相大人之所以繼續用他,無非是因他靠著徐榮打了個勝仗而已。如果胡軫今次再敗,大家都會知道,上次的勝仗全靠著徐榮,縱然董卓如何愛護涼州老將,大敵當前之時。也不會容忍胡軫一敗再敗!”
宋憲回過頭來,朝著侯成、魏續詭異地笑了一笑。自從加入西涼軍隊,他們受到的隻有冷眼,早就對這些西涼將領心生恨意,他才不會為了胡軫去衝鋒陷陣,巴不得他大敗一場。
“如果胡軫再次戰敗,而都督大人則能及時收攏敗兵,反戈一擊,大破孫堅,天下人就會看重我們並州騎兵的戰鬥力。到那時由不得相國不罷免胡軫,命令都督大人掌管南線數萬兵卒。”
“這……”呂布猛地一楞,不由自主地拉住了馬韁繩,幾個人停了下來。呂布把他們三個人打量了一番,見他們似乎都同意宋憲的想法,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如此為了個人恩怨,置數萬大軍性命於不顧,我於心何忍?”
魏續朝呂布拱了拱手,朗聲說道:“都督大人仁義,乃並州騎兵之大幸。然而胡軫若是大敗,該有多少將士傷亡?都督大人若是籌劃妥當,雖敗於孫堅,亦能確保大軍不失,搶救大軍數萬將士,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
自從呂布決定投靠董卓的那一刻起,他的心中已經沒有了半點的婦人之仁,他更不會為了西涼將士的生死而於心不忍。他之所以這樣說,隻不過是想借宋憲、侯成、魏續等人的口,說出他自己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