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和的老臉一紅,還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對於他來說,今天確實不是個好日子,而且以後也沒有什麼好日子了,但是對於黃巾軍來說,今天可是他們大吉大利的日子。
“刺史大人,酸棗肯定是去不成了,我們還是趕快清點一下人數,立即回城準備迎擊黃巾軍的進攻吧。”從事蔣煥走了過來,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黃巾軍得到這麼多糧草和軍械,聲勢更加浩大,我們還是早作準備吧。”
焦和驚魂未定,一切就聽從張季和蔣煥兩個從事的。很快,清點的結果就出來了,經過這場大敗,居然還有一萬多士兵從河西逃了過來,可見青州官軍士兵的逃生能力確實非同一般。
逃過河來的士兵,不少人都沒有了兵器,特別是那些從河裏遊過來的士兵,他們連盔甲也沒有了。更不用說馬匹了,幾乎全部送給了黃巾軍,以至於焦和也隻好在地上行走。
焦和不敢在河邊多待,立即帶著殘兵敗將往齊國撤退。可是他們沒走多遠,濟南太守李宛騎馬趕了過來。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書讀了不少,可是不會打仗,他拉著焦和,苦苦地哀求。
“刺史大人,濟南郡兵已經被你調走了大半,城內防守空虛、人心惶惶。如今黃巾軍正準備渡過濟河,濟南首當其衝。刺史大人還是留在濟南,以鼓舞濟南士氣。隻要我們濟南抵擋住黃巾軍,其他各郡無憂矣。”
焦和當然知道黃巾軍正在找船渡河,攻打濟南是遲早的事。正因為如此,他才急於離開濟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現在聽到黃巾軍幾個字就有些發抖,才不會留在濟南陪這個老家夥送死呢。
“李大人,大軍新敗,急需要休整和補充裝備,而且齊國也防守空虛,等著我們救援啊……再說,守護濟南是你的職責,你還是趕快招募青壯,準備抵擋黃巾軍吧。”
……
管亥、張饒、徐和三個人在河邊商量了一下,決定由管亥攻打齊國、張饒攻打濟南、徐和攻打樂安。這三個郡國人口都在五十萬左右,隻是齊國是刺史府所在地,防守兵力多,由人數最多的管亥攻打。
他們沿著濟水河找到了不少船隻,又紮了些木排,用了三天的時間,黃巾軍才全部渡過了濟水河。然後他們按照各自的分工,帶領著各自的士兵分別朝濟南、樂安、齊國開去。
管亥的黃巾軍進入齊國之後,首先包圍了臨菑,在臨菑的四門紮下大營,把臨菑城圍得水泄不通。就在他準備大舉攻城的時候,他手下的將領、堂弟管林給他提了個建議。
“大哥,臨菑城固,強攻必然傷亡慘重,而且久攻不下還會影響士氣。目前青州空虛,朝廷內亂,也不會有其他官軍來救援青州。我們不如虛張聲勢,以少數人圍住臨菑,調出大隊伍去攻打齊國其他五個縣城,等把這些縣城打下來,擴充了實力,回來再攻臨菑,定可一戰而定。”
“你說得有道理。”管亥點了點頭,采納了管林的建議:“你留在臨菑城下,大張其鼓地打造攻城器具,天天派人到城下叫罵,大肆嘲笑青州刺史焦和,他要是敢出城迎戰,就給我往死裏打!”
當天晚上,管亥就帶著主力隊伍悄悄地離開了大營,可是大營裏的帳篷一個也沒有少,旌旗還是那麼多。就是天亮之後,站在臨菑城牆上,一點也看不出黃巾軍的大營裏人什麼變化。
在虛張聲勢地包圍臨菑城的同時,管亥帶著主力隊伍,迅速攻占了齊國所屬的西安、昌國、般陽、廣縣、臨朐等五個縣城,把這五個縣城搶劫一空,不僅獲得了大量的糧草和裝備,而且引得不少流民加入黃巾軍。短短一個多月,管亥的隊伍就迅速膨脹到二十多萬人馬。
……
管亥在青州齊國大肆搶劫,大批齊國難民逃入北海,可嚇壞了緊挨著齊國的北海相孔融。他既無法抵抗管亥的進攻,也無力救援這些逃難的流民。無奈之下,他連忙叫來他的幕僚王修,讓他再到東萊郡找龔易幫忙。
“大人,上次張饒來攻北海,隻有六、七萬黃巾軍,東萊太守龔易還能戰而勝之。可如今的管亥,其手下的黃巾軍已經達二十多萬,東萊自保也不易,哪裏還能援救我們?”
王修是孔融的主薄,是被孔融推舉的孝廉,對孔融可畏是忠心耿耿,每次在孔融危難的時刻,搬取救兵的總是王修。可是他也知道,今日管亥,恐非昔日的張饒可比,北海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