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大人,孔融、龔林、龔易仗著驃騎將軍楊林的支持,竟然無視刺史大人的征集命令,著實可惡。”焦和的另一個從事蔣煥厭惡的皺起了眉頭,冷冷地說道:“特別是孔融,以大儒自居,口稱忠義,卻附合楊林選舉皇帝之逆論,實乃亂臣賊子。”
焦和擺了擺手,打斷了蔣煥的話。雖然他也討厭孔融、龔林、龔易等人,可是他對於破敗的劉氏王朝也沒有好感。他之所以出兵,並不是為了去拯救大漢天子,也不過是想趁此亂世,撈些資本罷了。“平原、北海、東萊三個郡國不來也罷,我們有三萬多人馬足矣。”
“刺史大人,青州黃巾雖然敗走,可是他們皆藏匿於泰山之中。如果我們全軍開往酸棗,青州必然空虛,黃巾蟻賊趁機作亂怎麼辦?”濟南、樂安、齊國的郡兵調走大半,張季不禁為青州安全擔心。
“各郡國雖然調走了不少郡兵,但是據城自守還是綽綽有餘。”焦和笑了笑,自信地說道:“黃巾蟻賊兵敗北海,傷亡慘重,短時間內恐難恢複,諒他們也不敢再出山找死。”
……
這是一條寬大的峽穀,中間有一條清水石澗,一股清泉緩緩流淌,時而有山風吹過,水流碰在石上,淙淙作響,峽穀兩邊是濃密的樹林,樹葉嘩嘩作響,峽穀裏陰森森的。
突然之間,有一隊騎兵疾馳而來,打破了峽穀的寂靜。領頭的是一個魁偉的大漢,古銅色的臉上布滿了堅毅,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身高九尺,膀大腰圓,手持一柄長槍,縱馬躍過清水石澗,直奔後山而來。
“鐺鐺鐺……”
一陣急促地鑼聲響起,驚得樹林裏的野鳥衝天而起。隨即從後山上衝出一萬多頭頂黃巾的士卒,攔住了騎兵的去路。一個魁偉的壯漢從步卒陣中打馬而出,來到兩軍陣前。
“原來是管亥管大統領,你我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各管各的山頭,隻不知管大統領如何有此等閑功夫,跑到我盤龍山打兔子來了?”
“哈哈哈哈……我哪有功夫打兔子!”那被稱為管亥的大漢正是盤據在泰山一帶響當當的黃巾大統領,趁著大漢朝廷混亂之機,帶著鄉親們起兵造反,幹著打家劫舍的勾當。他大聲笑了笑,朗聲說道:“張大統領,我有一樁大買賣,想約幾個幫手,不知張大統領有沒有興趣?”
“哦……管大統領有什麼大買賣,還需要我等幫手?”被稱為張大統領的正是攻打過北海的張饒,自從在北海被龔易打敗之後,他也逃到了泰山,在泰山附近一帶活動。
“張大統領可曾聽說過?青州刺史焦和征集了三萬多兵馬和三個多月的糧草,正準備前往酸棗,不日就要動身。”管亥笑了笑,大聲說道:“我們兄弟可是苦了好久了,一起奪了這批糧草,如何?”
“管大統領好氣魄,確實是個大買賣!”張饒當然也聽說過焦和即將前往酸棗,不過他的打算是等焦和走後,再去攻打青州郡縣。沒想到管亥野心更大,竟然打起了焦和的主意。“隻是你手下有十幾萬人馬,用得著我等幫忙嗎?”
“咳……我手下確實有十幾萬之眾,可是你也知道,大多數都是些未經陣戰的農夫,哪裏是焦和郡國兵的對手?”管亥雖然勇猛,可也不是莽夫,他與青州多次作戰,當然知道郡國兵的戰鬥力。
“這筆買賣好是好,可是焦和把幾個郡的士兵調集在一起,聽說有三萬之多,恐怕也不好對付啊……”張饒既想吃肉,又怕燙了手。他也吃過郡國兵的虧,沒事他也不想招惹他們。
“實話跟你說吧,來找你之前,我已經約了徐和徐大統領,他已經答應合夥。隻要你同意,我們三家人馬加起來,總兵力已達三十多萬。我就不信,我們十個人打他一個,還不能滅了青州官軍。”管亥緊了緊手中的長槍,憤憤地說道。
“哦……徐大統領也要合夥?”張饒心中一顫,立即覺得管亥另有所謀。活躍在泰山一帶的黃巾軍有大大小小幾十股,但是真正有實力的也就是管亥、張饒、徐和三部。管亥這是借著攻打焦和的機會,把三大股黃巾聯合起來啊!
張饒也清楚,青州黃巾軍隻有聯合起來,才能壯大聲勢,與官軍一爭高低。隻是管亥人多勢眾,聯合之後聽他的,張饒心有不甘。他想了想,試探著問道:“我們三家合兵,打下焦和之後如何分帳?”
“我們三家聯合,務求同心協力,不分彼此,共同進退!如果打敗了焦和,我們三家平分,如何?”管亥微微笑著,拋出了一個極大的誘餌。隻要能夠將三家聯合起來,付出些糧草也是值得的。
“好,我們一言為定!”張饒的人馬不到十萬,他與徐和的人馬加起來才有管亥的人馬多,如今管亥答應與他們平分,張饒立即覺得管亥是個豪爽的人,可以與之合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