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董卓要遷都,已經升任督軍校尉的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也跑去勸說,他們兩人仗著董卓多次聽從他們的建議,自以為是董卓的心腹,積極的勸說董卓重用黃琬、楊彪,並反對遷都長安。
然而,督軍校尉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絕對沒有想到,此時的董卓已經將他們列入了奸細名冊。黃琬、楊彪反對他遷都,不管言辭多麼激烈,他都可以接受,因為那畢竟是他們的真實意圖,而對於周毖、伍瓊,他就沒有那個耐心了。
自董卓進入洛陽之後,由於周毖、伍瓊的主動投靠,董卓確實一度將他們列為親信,兩人所有的建議,董卓多依計而行。如命韓馥為冀州牧、孔伷為豫州刺史、劉岱為兗州刺史,袁紹為渤海太守、王匡為東平太守、鮑信為濟北相、以及征召天下名士、為黨人平反等等,多是周毖、伍瓊強烈建議。
可如今關東起兵之州郡,差不多都是周毖、伍瓊推薦的士人。董卓早就疑心這一切都是周毖、伍瓊兩人的布局,或者是袁傅的設計。如今袁傅已經被殺,他豈能放過周毖、伍瓊?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在與關東聯隊決戰之前,類如董卓這樣的戰陣大將,肯定要先根除隱患。
周毖、伍瓊兩人此時勸說董卓重用黃琬、楊彪,廢棄遷都計劃,卻給了董卓一個借口。他知道大臣們都會反對遷都,不殺人是不足於震懾群臣的,而周毖、伍瓊正好是最合適的人選。
“本相初入朝廷,是你們兩個勸我為天下黨人平反,重用良善之士,如韓馥、孔伷、劉岱、王匡、鮑信等等,我皆一如君願,盡錄用之。而事不過數月,韓馥、孔伷、劉岱、王匡、鮑信等人便欲圖謀大不逆之事,試圖攻陷洛陽。”
“早就有人提醒於我,說你兩人暗通關東眾賊,實為關東眾賊內應。我念及情誼,不忍你們受關東眾賊牽連。誰知你們兩人變本加利,卻又想阻止遷都大計,協助關東眾賊破殺我等,你們兩個人多次出賣於我,我又有什麼對不起你們!”
董卓惡狠狠地瞪著周毖、伍瓊,被欺騙的怒火衝天而起。他實在是不明白,自己對他們兩人這麼好,他們為什麼還要設計害自己。雖然他可以立即下令誅殺他們,不過,他還是想留下時間,讓周毖、伍瓊為自己辯解,也好讓自己知道,他們這是為什麼。
“哈哈哈……你以為你是誰!無非一蠢豬耳,也值得我等投靠?”伍瓊見董卓大怒,知道董卓再也不會留他,不由得放聲大笑,厲聲說道:“我等推薦才士,皆為大漢江山考慮,豈因你董卓一人而廢公心?縱然你今日殺了我等,你的死期也不遠矣!”
“孰可忍,孰不可忍。你兩人既不顧國家大義,暗中布局以亂於下,又不講私人情誼,視我董卓為蠢豬,你心中既無我,我又何惜你兩人性命?縱然我明日即亡,也要讓你兩人早死一日。”
董卓殺過無數的人,可是卻從來沒有覺得這般屈辱。周毖、伍瓊臨死都沒有悔改之意,似乎根本沒將他放在心中,董卓也不再多言,即刻命令衛兵誅殺周毖、伍瓊,宣揚威勢。
眼看周毖、伍瓊身死,朝廷大臣們頓時汗流浹背,違心向董卓道歉,並瞬間改變心意,讚同董卓遷都長安決議。在朝廷大臣們的眼中,身為董卓親信的周毖、伍瓊,董卓就能隨意斬殺,何況他們這些不相幹的?
“報……校尉大人,驃騎將軍急信。”關羽率領大軍正在草原上疾馳,突然有傳令兵跑了過來,遞給關羽一封信件,著急地說道:“校尉大人,這是驃騎將軍的飛鷹傳書,上有緊急兩字。”
關羽連忙接過信件,仔細看了一眼,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原來,公孫度繞道青州,渡海回到了遼東。當他興致勃勃地趕到遼東太守府上任的時候,卻被郡丞高季、郡尉孫汝、郡曹鍾召告之,遼東郡監察禦史會議已經決定不再設太守一職,因此他們不能接受公孫度為遼東太守。
公孫度早就料到他不會順利接任,所以他並沒有與他們三人理論,轉身就離開了太守府。可就在當天晚上,公孫家族的家丁們混進了襄平城,一舉攻占了太守府,將郡丞高季、郡尉孫汝、郡曹鍾召抓了起來,並迅速控製了全城。
由於幽州境內和周邊的鮮卑人、烏桓人、高句麗人等都已經被平定,所以關羽、張飛的遼東聯隊幾乎全部開進了大漠,去對付大漠裏的鮮卑人去了。而留在遼東境內的,僅僅隻有郡國兵和屯田兵。
得知公孫度占據了遼東,楊林非常惱火。他既為郡丞高季、郡尉孫汝、郡曹鍾召守不住遼東而生氣,也為自己忘記了公孫度這麼個梟雄而鬱悶。所以他立即命令關羽派兵趕走公孫度,奪回遼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