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為什麼能夠禍害國家?因為他們是太後的父親、兄弟,是皇帝的親戚,也是皇帝的親信。特別是在皇帝年幼、太後主政的時候,太後最相信的就是她的父親、兄弟。”
“權臣為什麼能夠禍害國家?那是因為皇帝昏庸,任用匪人。或者皇帝幼弱,大權旁落。一旦他們掌控了權柄,他們不僅為害於下,甚至連皇帝也玩弄於股掌之中。”
“大漢王朝四百年來,基本上就是宦官、外戚、權臣輪流把持朝政,掌控權柄。就是英明的皇帝,也沒能製止他們的爭鬥,甚至還故意挑動他們的互相爭鬥,以保持權力的平衡。而更多的時候,他們通過擁立年幼的皇帝,以便他們更長時間地把持朝政。”
“就是因為這些宦官、外戚、權臣的互相爭鬥,有時候甚至殘酷屠殺,使得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腥風血雨之中。同時他們的家人、兄弟、門生故吏布列州郡,貪髒枉法、殘害百姓,才使得盜賊四起、天下大亂,我大漢江山社稷日益衰弱。”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皇帝,都是因為皇帝手中那至高無上、不受約束的皇權。如果不限製這種皇權,就是我們消滅了董卓,依然還會出現新的宦官、外戚和權臣。難道我們就任由這些宦官、外戚、權臣一代又一代的互相屠殺下去嗎?難道我們世世代代要生活在恐怖之中嗎?”
楊林並不是要廢除皇帝,那樣他們難以接受,而且自己也辦不到。他要做的隻是限製皇權,自古以來,士人們都在想辦法限製皇權,因此他們容易接受。但是楊林所要限製的皇權,與他們所要限製的皇權有本質的不同。
集體沉默。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楊林的這些話實在是太震憾了!要是放在前幾天,象田豐這樣的剛直之士很有可能站起來指責楊林。可是有了董卓這個反而典型,楊林幾乎可以稱得上聖人了。
“將軍大人,你說了這麼多,一定是早有準備囉。”田豐終於忍不住了,率先說道:“如今朝廷裏宦官、外戚已經死絕,隻要消滅了董卓,權臣也沒有了。將軍大人如何建立一個沒有宦官、外戚、權臣的朝廷呢?”
這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說了這麼多問題,如果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豈不是讓你們笑話?如今董卓廢少立獻,殺害太後,正是天下人憤怒之際,正好可以推行自己的民主理念。
“從上消滅董卓及其西涼騎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權臣禍國問題。殺了董卓,還會有張卓、李卓,甚至我們自己也有可能成為權臣。你們總不會希望自己也成為禍國殃民的權臣吧?”
“因此,我認為現階段應該以政治鬥爭為主。我準備發布一道曉諭天下的檄文,名字就叫《告全國人民書》,告訴大漢人民實事真相,以及我們的目的。要讓大漢人民、包括我們的將士知道,我們要幹什麼,要達到什麼目的。”
“第一:董卓狼戾賊忍、凶殘不仁,西涼士兵殺人放火,婦女,劫掠物資,堪比盜賊。董卓廢除少帝、毒殺太後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他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掌控幼主,獨攬朝政,陰謀篡奪大漢王朝。”
“第二:少帝是先帝嫡子,是先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少帝天智聰慧、忠孝仁義、舉止端莊,生於帝王之宮,長於百姓之家,通曉民意,體恤民情,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天下所有州郡官府、忠義之士都要堅決尊崇少帝。”
“第三:董卓擁立皇帝的行為是非法的,董卓擁立的皇帝也是非法的。天下所有州郡官府、忠義之士都要堅決反對董卓用屠刀擁立的偽皇帝,堅決反對董卓把持的偽朝廷。”
“第四:號召天下所有州郡,每一個郡國選舉一名監察禦史,到洛陽參加全國監察禦史會議。全國監察禦史會議是全國最高權力機構、立法機構、決策機構和監督機構,由全國監察禦史會議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選舉、監督、罷免皇帝,同時,由全國監察禦史會議選舉、監督、罷免朝廷大臣。”
楊林之所以堅決反對董卓所立的漢獻帝,就是防止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自己是堅決不會供著這麼一個皇帝的,但是他也不希望別人拿著這塊破招牌來威協他。
監察禦史自古就有,一般叫著監察禦史台。其主要目的是監督、監察朝廷大臣,同時也有監督、監察皇帝的責任。隻不過因為皇帝不同,監察禦史作用可大可小。而楊林所提的監察禦史會議,則是要有真正的實權,絕不僅僅隻是橡皮圖章而已。
“將軍大人,你真是深謀遠慮啊!六年前你就在幽州實行監察禦史會議,難道你料到會有今天?”田豐望著楊林,眼神裏充滿了疑惑。“有了監察禦史會議,皇帝也能象太守一樣被罷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