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廢少立獻(2 / 2)

董卓勃然大怒,手指著盧植,厲聲叫道:“來人啊……給我抓起來,推出去砍了。”

議郎彭伯大驚失色,跪地哀求道:“司空大人息怒,盧植大人和司空大人一樣,都是為了匡正大漢,振興國家。如果司空大人一怒之下把盧大人殺了,豈不讓天下人誤會了司空大人的一片忠心?”

太中大夫楊彪也勸阻董卓,大聲說道:“盧植大人是全國有名的大儒,名震天下,受人尊敬。如果司空大人先殺了他,不但有損司空大人的威名,更會激起士人的憤怒,將使全國都陷入恐怖之中,這對司空大人振興大業並無絲毫的好處,難道司空大人想要看到天下大亂嗎?”

董卓當然清楚殺了盧植的後果,本來就無意殺他,隻是想找個人立威而已。如果換了別人,他早就下令推出去殺了。看到大臣們勸阻,他也趕忙就坡下驢:“罷了官職,遣散回鄉。”

盧植被押了下去,隨即被趕出了京城。罷去官職的盧植後來隱居上穀郡,退出了曆史的舞台,最後老死在鄉間。與那些不甘寂寞的大臣們比起來,盧植總算是得到了善終。

隨著盧植被押出嘉德殿,在場的大臣們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堅守。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最先在廢立天子之議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漸漸的,其他大臣也走上前來,不管願意不願意,不得不在廢立天子之議上簽了名。

董卓冷冷地笑了笑,隨即派人把廢立天子之議送到袁府請太傅大人過目。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太傅袁隗竟然看也沒看,大筆一揮,廢立天子之議就這樣不可思議的順利通過了。

……

拿到袁隗簽字的廢立天子之議,董卓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幫該死的士人,現在終於屈服在自己的武力之下,連士人之首的袁隗都這麼順從,看來自己掌控朝政之路應該很順利了。

“該去見見我們的太後了。”到了這個時候。董卓已經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了,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太後,他不由得有了些調侃的心事。董卓和李儒相視一笑,立即帶著廢立天子之議到長秋宮覲見何太後。

何太後已經知道了大臣們的廢立天子之議,見到董卓進來,她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她實在是不明白,現在大將軍死了,宮內的宦官們也死了,大漢朝的內、外廷都是士人的天下,太傅大人和朝中的那些大臣們為什麼還不滿足?為什麼還要廢黜天子,逼迫自己還政於朝?

“天子是先帝嫡子,是先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繼位三月何罪之有?”何太後萬念俱灰,淚如雨下,她大聲哭泣道:“你們為什麼要背叛先帝?你們對得起先帝的在天之靈嗎?”

“先帝在位二十一年,大漢天下幾乎到了亡國的絕境,他又怎麼對得起大漢的列祖列宗!”提到漢靈帝劉害,董卓滿肚子都是火,他板起麵孔,冷笑著說道:“臣等忠心耿耿為了大漢朝廷,何來背叛之說?少帝繼位三月有餘,洛陽大亂,誰之過?臣等若再不力挽狂瀾,大漢朝廷就沒了,我大漢四百年的基業轉瞬就要化為齏粉。臣懇請太後立即下旨,廢黜天子,還政於朝。”

何太後悲痛欲絕,掩麵痛哭。隻有到了這個時候,她才真正地感到了後悔,要不是自己一再攔著大將軍何進,早早地除了宦官們,何至於落到這個地步?可是一切都晚了,除了哭泣,她還有什麼辦法?

“臣懇請太後速下懿旨。”董卓神色淩厲,高聲再奏,他緩緩走上前來,從自己的懷內拿出了一份已經擬好的聖旨:“臣懇請太後在這份聖旨上蓋上印璽,以免誤了國事。”

……

第二天早朝,皇宮內外布滿了西涼騎兵,嘉德殿上百官雲集。太後、天子和陳留王惶恐不安,戰戰兢兢。臥病在床的太傅袁隗也被請來,不過他麵無表情,平靜如水。文武百官疲憊不堪,精神委頓,隻有司空董卓欣喜興奮,

司空董卓走上前來,大聲宣讀廢立天子之議:“少帝天姿輕佻,沒有帝王應有的威儀,在服喪期間,怠慢懶惰,德性惡劣已經昭然於世,穢之舉已為人所知,他的所作所為嚴重侮辱了神器和宗廟。太後教導無方,沒有母儀之德,使得社稷荒亂。永樂太後暴崩,至今仍令人困惑不解。天地所設立的三綱之道,已經有了缺陷,這都是莫大的罪過。……廢少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於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