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興旺景象(2 / 2)

袁隗並沒有急於回答,而是端起水杯,輕輕地呷了一口水,然後放下水杯,緩緩地說道:“驃騎將軍楊林誅殺蹇碩,穩定了朝廷,確實有功於社稷。不過,這也導致大將軍何進大權獨攬,逼死董皇後,掌控了朝廷。而驃騎將軍則置朝局於不顧,反而撤軍北上,難道驃騎將軍願意看到外戚、宦官攬政專權?”

“太傅大人,驃騎將軍揮軍南下,是奉少帝聖旨而來,撤軍北上,同樣也是奉少帝聖旨而去。至於洛陽朝局,不是他一個邊軍將領該操心的。”麵對袁隗的指責,張半仙很有些不服氣。

“如此說來,將來不管是外戚,還是太監,或者其他什麼人控製朝政,驃騎將軍都不會理睬囉。”袁隗的眼睛突然跳了一下,眸子裏露出了一絲幽光,他緊盯著張半仙,似乎要看到他的心裏去。

“驃騎將軍遵從的是少帝,服從少帝的命令。其他任何人,隻要他們遵從少帝,驃騎將軍都不會與他們為敵!”張半仙想起了楊林的吩咐,鄭重地說道:“當然,驃騎將軍更希望看到士人管理朝政,而把那些奸臣、小人趕出朝廷。”

“真的?”袁隗的精神為之一震,連忙坐直了身子。他沉吟了一會,這才緩緩地說道:“外戚、宦官專權攬政,族人子弟布列州郡,貪髒枉法,侵掠百姓,致使賊寇四起,天下大亂。驃騎將軍如能登高一呼,必定天下響應,誅盡外戚、宦官,還大漢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驃騎將軍青史留名矣。”

“太傅大人,我剛才已經說過了,驃騎將軍隻是一個邊軍將領,無意於朝政。”張半仙清楚的很,將軍大人當初身揣少帝聖旨,也沒有渡過黃河,他是絕對不會來幹預朝政的。

“驃騎將軍既然無意於朝廷,老夫也就不勉強了。”袁隗點了點頭,淡淡地說道:“請你轉告驃騎將軍,外戚、宦官是附著在大漢朝廷身上的兩大毒瘤,老夫必將除之而後快。驃騎將軍即使不支持,最好也不要反對。”

“我再次重申一遍,驃騎將軍無意於朝政。”張半仙已經聽明白了,袁隗這是要向外戚、宦官動手了,而且還不想讓將軍大人插手。今天之所以請他來,就是想讓他轉告將軍大人一聲,以便他們放手去幹。

……

聆聽了叔父的教誨,袁紹匆匆地趕回大將軍府。如今西園軍已經歸屬何進,袁紹也正式成為大將軍府的幕僚,成了何進手下最得力、最信任的幹將。不論大事小事,何進都喜歡與袁紹商量。

誅殺了蹇碩,逼死了董重和董皇後,大將軍何進可謂大權在握,春風得意。可是他卻聲稱有病,呆在大將軍府裏哪兒也不去,甚至連漢靈帝劉宏的葬禮他都沒有去參加。

“大將軍,今天太後傳下旨意,要罷免司徒丁宮。”在仆人的引領下,袁紹走進何進的內堂,垂手站立在何進的身旁,大聲地向何進報告。“太傅大人覺得朝局剛剛穩定,還是不要輕易罷免的好。大將軍的意思呢?”

“一個司徒,免就免了吧。”一個小小的司徒,何進也懶得操心。他現在最擔心的還是宦官,蹇碩雖然死了,誰知道會不會冒出第二個蹇碩?他之所不敢到皇宮裏去,就是害怕被宦官們殺了。

袁紹當然知道何進的心事,可是他並不說破,而是再一次的提及誅殺宦官的事情:“從前竇武他們想要消滅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殺害,隻是因為消息泄露。五營兵士一向畏懼宦官的權勢,而竇氏反而利用他們,所以自取滅亡。如今大將軍兄弟倆同時統帥禁軍勁族,部下將領官吏都是俊傑名士,樂於為您效命,事情全在掌握之中,這是天賜良機。將軍應該一舉為天下除去大害,垂名後世,切不可錯過這個機會!”

作為一個外戚,何進當然明白外戚和宦官必然衝突,竇武就是他的前車之鑒,他何嚐不想誅殺宦官?隻是他的妹妹、當今的何太後與當年的竇太後一樣,對宦官抱有希望,使得他無從下手。

此時的何進非常矛盾,一邊是他手下的幕僚、屬官們,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動何進殺掉宦官,而另一邊則是他的家人們,包括他的妹妹、兄弟,甚至母親,他們都反對殺掉宦官。

何進當權之際,曾聽從門客張津的建議,大肆招攬海內名士,一時之間,大將軍府內人才濟濟,象袁紹、伍孚、荀爽、陳寔、王允、鄭泰、華歆、孔融、申屠璠、王謙、劉表、王匡、鮑信、陳琳、鄭玄、何顒、逢紀、邊讓、董扶、張紘等人雲集於此,一派興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