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眾人都到齊了,楊林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大人,張純張純叛亂已經平息了,我們下一步的重要目標就是穩定大漠草原。今天召集諸位,一是整編烏桓降兵和張純張純降兵,二是管理和同化烏桓部落,三是草原定牧計劃。”
“我曾經說過,凡是攻入張純大營的烏桓士兵都將參加漢軍。因此,現有的一萬六千多烏桓騎兵將全部編入趙弘韓忠、孫仲孫夏、秦宏秦偉、孫觀吳敦、宋祥尹禮、卜已卞喜的六個混編大隊。”
這些大隊本來就是由各個部落士兵混編而成的騎兵大隊,再多一些烏桓人也無關緊要。而且這次與烏桓騎兵的戰鬥,不少的部落都有傷亡,正好可以用他們來補充。
“至於你們幾個部落首領和領軍統領,則安排到各個騎兵大隊去擔任指揮官。其中,塔烏胡部落首領烏延到孫觀吳敦大隊、落日原部落首領蘇仆延到宋祥尹禮大隊、野狼穀部落統領閻柔到卜已卞喜大隊。”
大隊指揮官也就是大隊指揮長的副手,象東濊首領尹東,辰韓王子尹寧、尹安,高句麗將領高安、韓勇、李耳、崔原、高宣、李平,薩斡王子塔卡、普魯等等,現在都在大隊一級擔任指揮官。
“對於烏桓人的未來,我決定廢除部落製度,將烏桓人統一編入我們的屯田部隊,建立軍事化的管理體製。不過,他們不是去開荒種田,而是繼續放牧,是與漢軍屯田兵混編一起放牧。所有的烏桓人必需說漢話、取漢名、識漢字,與漢人通婚,成為真正的漢人!大漠上的所有部落,他們的結果隻有兩種,要麼接受同化和管理,變成真正的漢人,要麼死亡!”
楊林從塔烏胡部落首領烏延、落日原部落首領蘇仆延的眼睛裏看到了驚訝,然而他並不在意,作為一個勝利者,他沒有必要顧及失敗者的感受,他自己清楚,這是對漢人、烏桓人最好的安排。
“張純的降兵將全部編入屯田兵部隊,即日起開赴大漠。他們將與其他各地的流民一樣,與烏桓人混編在一起,成為新一代的草原牧民。並且,屯田兵的規模將不斷擴大,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占領整個草原!”
當作所有將領的麵,楊林毫無顧及地說出了自己的目標。他就是要讓所有的將領,包括那些部落將領知道他的雄心壯誌,大漠草原是我們的,一切敢於與漢軍為敵的部落都將予以消滅。
“自古以來,大漠草原上的遊牧部落都是逐水、草而居,趕著牛羊四處流浪。牧民長期無固定住所,生產設備相當簡陋,經營非常粗放,基本處於靠天養草和靠天養畜的落後狀態。”
“因此,我準備在大漠逐步實施定牧計劃,以屯田大隊為單位,劃定各個大隊的放牧區域。在一些水、草集中的地方,我們可以修建一些定居點,甚至修建一些城鎮,讓牧民住在城裏,逐漸由遊牧改為定牧。在適宜的地區,我們還可以發展一些種植業。”
遊牧民族之所以危害大漢,就在於他們居無定所,四處流浪,而漢軍又不適應大漠作戰,導致大漢民族在遊牧民族麵前總是被動挨打。楊林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消除大漢民族的威協,而是要讓大漢民族自己也成不大漠草原上的雄鷹。
“目前,北海聯隊、遼東聯隊已經進入了大漠,並且已經開始定牧計劃。我給你們三天時間,立即整編隊伍,組建屯田兵大隊,並做好進入大漠的準備。三天後,我們六個混編大隊帶著屯田兵向大漠出發。”
……
“將軍大人,大事不好!”當天下午,楊林正在觀看各大隊整編烏桓士兵,張半仙突然跑了過來。他的臉色非常難看,拿著綿帛的手還在微微顫抖,小聲對楊林說道:“這是費鴻、梁鳴剛剛用飛鷹傳來的情報,你還是先看看吧。”
楊林接過綿帛,匆匆掃了一眼,心中為之一驚。
原來,在位二十二年,年僅三十四歲的漢靈帝劉宏駕崩了。這個頗有經濟頭腦、一生酷愛做買賣、甚至連官位都明碼標價的皇帝,終於在天下百姓的痛苦、報怨聲中結束了他昏庸的一生。
然而就在他臨終之前,他仍然念念不忘遠在北疆的楊林。當他得知楊林的大軍已經消滅烏桓騎兵時,不不及等楊林平定張純叛亂,立即下了一道聖旨,征調楊林回朝擔任禦史大夫,並讓劉虞擔任幽州牧,接管楊林的兵權,繼續平定張純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