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平定張舉、張純的叛亂並不難,憑著楊林軍隊的裝備和戰鬥力,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張舉、張純的叛軍。可是楊林並不急於消滅張舉、張純,他的真正目的則是消滅烏桓人!
張舉、張純之所以叛亂成功,就是因為得到了烏桓部落首領丘力居的支持。強大的烏桓騎兵縱橫在右北平郡、遼西郡的廣漠大地上,兩個郡的郡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可是一次名正言順地消滅烏桓人的好機會!貪婪的烏桓人在兩個郡大肆搶劫中嚐到了甜頭,也被豐美的草場所吸引,他們並不準備離開。縱然他們知道了楊林的大軍返回了漁陽,他們也沒有撤走的打算。
雖然他們也領教過楊林騎兵的厲害,可是他們仗著自己的騎兵快速、靈活,就是打不贏也可以跑,所以並沒有把楊林放在眼裏。何況兩個郡方圓幾百裏,多的是地方讓他們與楊林的軍隊周旋。
然而,楊林並不打算與他們在這兩個郡開戰,那樣會給大漢的百姓帶來更大的傷害。他想起了後世那位偉人的戰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的地方我可以舍棄,我打的地方就要你的老命,甚至讓你徹底滅亡。
“嶽父大人,你在草原上已經闖蕩了五年,對草原也很熟悉了。以你的眼光,我們要端掉烏桓人的老窩,徹底消滅烏桓人,你認為我們應該怎麼做?”楊林請秦誌坐下後,開門見山地問道。
看到楊林這麼恭敬地請教,秦誌不由得有些得意了,看來自己這些年還算是沒有白混。他看了看在坐的各位軍師、將領,情不自禁地捋了褸自己的胡子,然後走到地圖跟著,指著地圖侃侃而談。
“自從烏桓人被你們趕出幽州之後,他們一直在幽州北部的邊沿活動,大約就在右北平郡以北一千多裏的範圍之內。烏桓人約有一百多萬,皆在這方圓一千多裏的範圍內放牧。烏桓人的東麵是東鮮卑人,北麵是中鮮卑人,而西邊是西鮮卑人,可以說是完全被鮮卑人包圍著。”
楊林站了起來,走到地圖跟前。雖然在地圖上了解大致方位很容易,可是要真正到達卻很難:“嶽父大人,如果我們要襲擊烏桓人的老巢,剿滅所有的烏桓人,應該如何行動?”
“要想襲擊烏桓人的老巢,你們可以從遼東郡出發。你們不是征服了扶餘嗎?也可以從扶餘出發。不過,如此以來,你們勢必要與東鮮卑人大戰一場。隻有消滅了東鮮卑人,你們才能安全到達烏桓人的地盤。”秦誌雖然是個老土匪出身,可也經曆過多次戰鬥,說起來也是有條有理。“如果你們不想與東鮮卑人開戰,也可以從漁陽出發,直接進攻烏桓人。”
“去年我們出征扶餘,就已經與東鮮卑人打過幾仗,消滅了他們三萬多騎兵,俘獲了二十多萬東鮮卑婦女和孩子,東鮮卑人實力已經大大的削弱。”楊林笑了笑,淡淡地說道:“我們就來個摟草打兔子,這次進攻烏桓人,順便把東鮮卑人徹底解決了。”
“將軍大人,我們出兵進攻東鮮卑人、烏桓人,會不會引起中鮮卑人的警覺,他們也來插一手?”張半仙突然站了起來,走到地圖跟前,指著中鮮卑人的地方說道。
“嗬嗬……張大軍師多慮了。”秦誌笑了起來,拍了拍張半仙的肩膀:“你可能不知道,他們雖然同為鮮卑人,卻跟生死仇人似的,根本不會來幫助他們的。沒準還會趁著我們進攻東鮮卑人的時候在背後下手,搶奪東鮮卑人的女人、孩子和牛羊。”
“嶽父大人,如果我們襲擊烏桓人的老巢,丘力居肯定要回去救援自己的部落,我們在什麼地方消滅他,也就是選擇在什麼擺開戰場比較好?”這些地圖都是這幾年逐步勘測後畫的,由於勘測技術所限,畫得並不十分準確,楊林對地形也不熟悉,隻得請教秦誌。
“丘力居要回去救援自己的部落,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濱海道,經過碣石回到大漠,二是平岡道,從盧龍出塞,三是白檀道,從漁陽廣平進入大漠。”秦誌用手指著地圖,詳細地說道。
楊林點了點頭,心中明白了。所謂的濱海道就是沿海之路,碣石就是後世的山海關,平岡道就是在盧龍道,也就是後世的喜峰口,白檀道在漁陽的北麵,這三條路正是塞外胡人侵擾中原地區的通道。
“嶽父大人,你現在也明白了。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襲擊烏桓人的老巢,把丘力居調回大漠,然後在大漠上與他決戰,一舉消滅烏桓人。你有什麼建議?”楊林看著秦誌,虛心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