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好的晴天,天上沒有一絲雲彩,春天的陽光暖暖地照在尉那岩城的城牆之上,明亮的刀光和斑斑血跡相映在一起,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偶爾有一陣春風刮過,使得城牆上的血腥味迅速向四周蔓延,彌漫了尉那岩城的晴空。
城牆上的守軍懶洋洋地望著遠處的漢軍,滿臉寫著疲憊,不少的士兵甚至還打著哈久。連續十幾天了,漢軍就這麼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攻著,傷亡倒是不大,可是非常地折磨高句麗士兵,很多士兵竟然在城牆上睡著了。
“站好了,站好了,大王來了。”突然之間,守城的將領們聽到了雜亂的腳步聲,抬頭一看是高句麗大王來了,嚇得他連忙喊叫起來。要是讓大王看到他們在打磕睡,非把他們宰了不可。
那些高句麗士兵連忙站了起來,盡量挺起他們疲憊的身軀。由於守城的士兵有限,他們不得不天天頂在城牆之上,雖然打著哈欠,可是也要裝著精神的樣子,迎接他們大王的檢閱。
士兵們剛剛站好,高句麗大王就來了,士兵們立即打起了精神。扭頭一看,隻見他們的大王在二王子高元正的親自陪同下,隨著大批將領、衛兵走了過來。不過,細心地高句麗士兵發現,經常跟著高句麗大王的國相大人今天好象不在大王身邊。
高夷謨盡量打起精神,雄糾糾氣昂昂地從城牆上走過。然而,其實此時他的心中惶恐不安,他真的沒想到,就在前不久,他還有四十幾萬軍隊,將漢軍擋在國門之外,沒曾想,轉眼之間現在已經被人家打倒了家門口,還隱隱有著亡國的危險。他實在是不甘心,他的兩個兒子都是能征善戰的大將之才,怎麼會敗在漢軍的手裏!
不知不覺的,高句麗王城外的大戰已經打了將近半個月,這半個月來,漢軍拿著高句麗王城那厚厚的城牆一直沒有什麼辦法,而高句麗士兵們也隻能被動的防守著,沒有主動出擊把漢軍打退的實力,隻能龜縮在高句麗王城中,等待著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高句麗大王高夷並他們沒走幾步就停下了腳步,兩手扶著牆跺,向城外探出頭去,疑惑地看著城外的漢軍,嘴裏喃喃地說道:“這些漢軍是不是瘋了?沒日沒夜地進攻,卻又虛張聲勢,一觸就退,他們在搞什麼名堂?”
“父王,依兒臣看來,漢軍這是疲敵之計。他們人多,可以輪換著攻城,而我們人少,又不敢大意,隻能全力以赴。結果十幾天下來,不僅我們的士兵疲憊不堪,就是連一些大臣也受不住了。國相大人今天就告了病假,我估計他快撐不住了。”
十幾天來,二王子自己也是累得夠嗆,而且還經常做些惡夢,總是夢到三王子、五王子血淋淋的腦袋掛在南門,時常半夜裏驚醒過來,雖然是虛驚一場,可是往往嚇得他渾身是汗。
“王兒要小心了,漢軍向來善於用計,可別讓漢軍的詭計得逞。”高夷謨皺起了眉頭,憂心重重地說道:“如今高句麗僅僅剩下了王城,如果王城落入漢軍之手,則高句麗完矣。”
“父王請放心,我尉那岩王城固若金湯,漢軍就是伏屍百萬,也休想攻進城來。”二王子高高地昂起頭,信心百倍地說道:“父王還是回王宮裏去吧,漢軍的騎兵又要開始射箭了。”
“寡人哪兒也不去,就在這裏看著兒郎們消滅漢軍!”高夷謨也是在戰火中鍛練出來的,根本不會在乎這點箭矢。更何況他也懂得,有他在城牆上,將士們的士氣更加高漲。
……
正是看到了城牆上的高句麗大王,楊林立即命令騎兵衝上去射擊。如果能夠在突然之間射死高夷謨,必需引起高句麗將士的慌亂,說不定可以趁機一舉奪下尉那岩城牆。
今天擔任射擊任務的就是宋祥尹禮的騎兵大隊,楊林一揮手,他們就明白了,立即率領一萬多騎兵朝著城牆衝去。手中平端著強弩,瞄準著城牆上的目標,在靠近城牆的時候,一起射了上去。
宋祥瞄準著高夷謨,準備一箭結果他的性命。要是射死了高句麗大王,這可是天大的功勞。可是高句麗大王的麵前親兵太多,他瞄了半天,也找不到機會,隻得胡亂地射去。
“嗖嗖嗖……”
“叮叮叮……”
“噗噗噗……”
鋪天蓋地的箭矢射上了城牆,狠狠地釘在守軍士兵的身上,發出一陣陣悶響。站在高句麗大王身邊的禁衛軍士兵們反應迅速,用盾牌、甚至是自己的身體替高夷謨擋住了箭矢,而將士們則倒下了一大片,慘叫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