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夜襲弁軍(1 / 2)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弁韓大統領李魯的心情越來越著急。眼下已是秋收季節,勞力正是緊張的時候,各部落的首領聽說漢軍來了,都急著把糧食搶收回家,誰也不願意抽調青壯。

弁韓雖然有一支常規軍,可那隻是王室衛隊,也隻有一千多人,他們都是弁王自己部落的青壯,平日就負責守衛王城。一旦弁韓有了戰事,就必需從部落抽調青壯。

各個部落的族人,也就是他們的奴隸,他們的一切都是部落頭領的。隻要部落頭領一聲令下,他們就要放下家中的農活,拿起獵刀和弓箭,去為部落頭領賣命。

與遊牧民族不同的是,這些農夫除了打獵,平日裏根本沒有機會進行軍事訓練。所以即便是召集起來的大軍,要他們射箭還可以,可是要他們上陣拚殺,戰鬥力也並不令人滿意。

弁韓連下了三道命令,各部落的青壯才姍姍來遲。可是總共也才來了八個部落,很顯然,還有北方的四個部落已經被漢軍剿滅了,他們的青壯現在已經成了漢軍的士兵,正領著漢軍向大統領李魯逼來。

國相李賓從北方回來的時候,向李較講述了漢軍的裝備、士氣和戰鬥力,讓一向自持武勇的李魯也有些心虛。象他們這種沒有訓練的部落青壯,在部落間的戰爭中,將領的武勇幾乎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可以在經過訓練的正規軍麵前,再武勇的將領,也經不起集團的衝鋒。

“大統領,我們弁韓與漢軍的實力相差的太遠,根本不可能與之一戰。為了我們弁韓的未來,我建議你據險堅守,暫時拖住漢軍。我這就去見弁王,盡快與漢軍談判。”

國相李賓臨走的時候,再三跟李魯交待。李賓親眼看到過漢軍的實力,他可不想這弁韓人的青壯就這麼沒了。象他們這種弱小的部族,如果一下子損失一萬多人,恐怕好多年也緩不過勁來。

“國相大人,我們一仗就沒打,就要與漢軍談判,豈不是讓漢軍輕視?”

作為弁韓的大統領,幾年前他也到樂浪郡去考察過漢軍,對漢軍的戰鬥力也有些印象,不管是他們的裝備,還是士氣,似乎並沒有國相大人說得那般厲害。就算是他們現在派來了騎兵,在這大山裏也派不上用場,僅僅行軍快些罷了。

“大統領,漢軍這次是有備而來,他們不會輕易罷休的。聽我一句勸,保存好實力,為弁韓人多留點血脈!要不然,我們弁韓人真的要亡種滅族了。”

見李魯並沒有重視漢軍,李賓越發著急。他知道李魯的心事,就是想借著與漢軍打仗的機會,在弁韓人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可是這一次他選錯了對手,很可能讓整個弁韓人跟著倒黴。

“好吧,我先堅守幾天看看。”李魯想想也是,先堅守一陣,摸摸漢軍的底細再說。能戰則戰,不能戰再談判也不遲。

各個部落帶頭的統領,都是各個部落中最勇敢的戰士,他現在剛剛接管他們,那些統領們根本未曾把他這個大統領放在眼裏,這也是難怪,他們是各個部落的統領,隻是對他們的首領負責,對他這個大統領,並不怎麼服氣。

擺在他麵前的當務之急,就是迅速理順與這些部落統領的關係。然而時間不等人,漢軍正在南下,他不得不帶著臨時集結的大軍迎了上去。若是再丟幾個部落,他恐怕也是難辭其咎!

熟悉地形的李魯將隊伍帶到長峰嶺的時候,就命令隊伍停了下來,就地安營紮寨。自從聽了國相的話,他就一直在琢磨,既然硬拚不是漢軍的對手,那他就據險而守。

弁韓的國土是一個狹長的地帶,東邊是辰韓,西邊是馬韓,整個弁韓位於太白山脈之上,隻有一條山道橫貫弁韓南北。而長峰嶺就在弁韓的中部,正好扼守在山道上。

“大統領,怎麼能在此地紮營?”李魯的命令剛剛下達,長峰嶺以北的兩個部落統領李耳、李同就跑了過來,李耳當麵向李魯質問:“你在這裏紮營,不是把我們的部落拱手讓給漢軍了嗎?”

李耳說得一點也沒有錯,李魯選擇在這裏紮營,就是準備把那兩個部落讓給漢軍。長峰嶺以北,已經無險可守,他不能為了那兩個部落而放棄長峰嶺。畢竟,長峰嶺以南還有六個部落。

“放肆!本大統領怎麼會把你們兩個部落讓給漢軍呢?”盡管真想放棄,李魯也不會那麼說。他看了看那兩個統領,神秘地說道:“長峰嶺隻是我們的要塞,我們要以長峰嶺為依托抵抗漢軍。明天,你們兩人率兵打前鋒,前去攻打漢軍。”

李耳、李同當然明白李魯的意圖,目中的怒火衝天而起,兩個人惡狠狠地瞪了李魯一眼,李同怒氣衝衝地說道:“漢軍有幾萬之眾,我們兩個部落的兵丁不足三千,如何與漢軍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