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國相李賓(2 / 2)

“難道這是天意?”

楊林緊鎖著眉頭,自言自語地說道。自從他來到這個時代,盡管他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是該發生的還是都發生了。他有一種無力的感覺,難道天意真的是不可抗拒?

“將軍大人,現在全國都在發生叛亂,我們幽州發生一起叛亂也不足這奇。”張半仙看到楊林深思的樣子,以為楊林在自責,連忙勸道:“將軍大人,既然叛亂已經發生了,我們就去平定他。是不是調整一下戰略,把征服三韓的事情緩一緩,抽調兵力回漁陽平定叛亂?”

“沒有必要。”

楊林站了起來,走到窗口,看到洶湧的大海,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既然該來的遲早要來,那就讓他早早地來吧。在楊林的記憶中,張純叛亂一直拖了兩年,直到漢靈帝死亡之前才最後平定。如果現在自己匆匆忙忙地去平叛,能夠一舉平定嗎?

也許這是個機會,有了張純的叛亂,漢靈帝劉宏再也不會找自己的麻煩!

“如今潘鳳、俞涉在征服扶餘人,關羽、張飛在對付高句麗人,征服三韓的行動剛剛開始,抽調哪支隊伍都不合適。”楊林也不好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張半仙,他想了想說道:“隻有命令典韋、許褚,集合幽州西部各郡的騎兵,救援漁陽城。”

“將軍大人說得是。”張半仙點了點頭,鄭重地說道:“想那張純臨時糾集的流民,應該沒有什麼戰鬥力。他們的主力應該是他們的家丁和烏桓人的騎兵,典韋、許褚就是不能消滅他們,也能與他們周旋。”

“對!”楊林站了起來,走到地圖跟著看了看,接著說道:“同時命令關羽、張飛,在繼續保持對高句麗人的壓力的同時,讓郭彤、霍浪帶一個騎兵大隊趕往右北平郡,增援典韋、許褚。同時命令各部隊自己湊集糧草,以戰養戰。”

兩天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孫觀、吳敦留下一個騎兵小隊守衛李京城堡,帶著大軍和新征集的一千多弁韓青壯,直撲靠近樂浪郡的另一個叫著李立的弁韓部落,在他們醒悟過來之前,將他們包圍起來。

李立的城堡與李京的城堡非常相似,都是四方形的院子,城牆並不高大,建在一個不高的山坡之上,四個方向開有城門,唯一的區別就是大小有所不同。很有可能,他們的城堡設計出自同一個師傅。

三韓人的子孫,不願意承認他們祖先的落後,把這種部落聯盟稱之為城邦製國家,就是因為部落首領都是住的這種城堡式的建築。殊不知,不管他們的部落首領是住的城堡、帳篷,還是地窖、山洞,都不能改變其落後的本質。

“先把他們包圍起來,這次再也不能讓他們跑了。”

孫觀看了看城牆上驚慌失措的弁韓守軍,冷冷地下達了命令。憑著一萬多大軍,要想攻下這麼個小小的城堡一點問題也沒有。他現在想的是,弁韓有十二個城堡,如果自己一個個地去征服,明年春耕來不來得及。

“派個弁韓人進去告訴李立,限他一個時辰內投降,我們保證他的生命安全。如果他不投降,城破後殺了他的全家。”

接到將軍大人的命令,孫觀就有些著急,為了抓緊時間,他可沒有心思在這裏與李立周旋。特別是眼看就要秋收了,他必需在弁韓為自己湊集明年的糧草,不然的話,明年的日子怎麼過?

“報……大人,弁韓國相李賓來了,他說他是弁王的使者,有要事求見大人。”送信的弁韓人剛剛派了出去,突然有斥侯跑來報告。

孫觀一直等著弁韓人集結大軍,沒想到卻等來了弁王的使者,難道弁王想要議和不成?可是將軍大人並沒有指示可以與弁韓人議和啊,他看了看吳敦,猶豫著問道:“有必要見他嗎?”

“我們的行動就要開始了,按常理確實沒有必要。不過,他既然來了,見一見也無妨。我估計,他這次來,肯定是為了弁韓人求情的。所要我認為,不管將軍大人將來如何處置弁韓人,我們現在能利用一下,倒也無妨。”

利用一下弁韓人?他現地征集了一千多弁韓人,就是想利用的,可是那老頭是弁韓國相李賓,難道還要利用弁王不成?憑他現在的實力,似乎沒有利用的必要。一旦利用了弁王,到時候可能就有些顧忌。

“吳敦兄弟,如果我們利用了弁王,就會欠了弁王一個人情,到時候處置起弁王來,就會覺得愧疚,這如何是好?”孫觀可不想對弁王有什麼愧疚,他怕到時候自己心慈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