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楊林把張讓的家人救了出來,而且還抓獲了所有的黃巾軍俘虜,讓他的追查沒有了一點的希望。他甚至想到利用楊林來控製那些黃巾軍俘虜,可是楊林很快就把俘虜送走了,他隻好另做打算。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在張讓的家人被楊林救出來時,有一個家人因為跑散了而被王允抓到。他如獲至寶,大力審訊,終於從他的口中得知張讓與黃巾軍波才勾結,並有書信來住,而這個家人的手中恰好還留有一封張讓的幕僚與波才的書信。王允以為抓到了張讓的確鑿證據,急忙上奏漢靈帝劉宏,企圖一舉扳倒十常侍。
漢靈帝劉宏接到王允的奏折和張讓幕僚的書信後非常震怒,把張讓叫來大發雷霆,斥責張讓。這些年來,他一直把張讓當作自己的心腹,沒想到自己的心腹竟然與叛賊有勾結,怎麼不令他震驚。
張讓頓時嚇壞了,急忙搬出自己的拿手好戲,一邊急忙叩頭請罪,一麵痛哭流啼地聲稱這是幕僚私自所為,自己並不知情,還發誓賭咒要滅了那幕僚的全家,以泄皇上之憤。
也不知道是漢靈帝劉宏真的糊塗了,還是他真的是個弱智,也許這隻有上天知道。反正他在張讓的一通精彩表演後,停止了生氣,還好言好語地安慰起張讓來,竟然沒有追究張讓的任何責任。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小人報仇絕不過夜。逃過一劫的張讓馬上就開始了其報複行動,他不僅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而且還是個變態的小人,逮住個機會就誣告王允,遂將王允逮捕入獄。
也不知王允的運氣好,還是蒼天有意從中保佑王允。在王允入獄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竟然遇到了漢靈帝劉宏大赦天下,王允又從大牢裏走了出來,而且還得以恢複原職。
然而張讓可不是個大度的君子,不殺掉王允,他是寢食不安。眼看一計不成,心中又生一計。就在王允官複原職的第十天,張讓又羅列了王允的其他罪名,將王允再一次逮捕入獄,並押來洛陽,準備致王允於死地。
張讓為了快速害死王允,命令廷尉對王允進行嚴刑拷打,百般羞辱,逼迫王允認罪。那些變態的家夥們對於折磨人都是個中高手,把王允折磨的死去活來,企圖橋橇開王允的嘴。
可是王允也是個硬骨頭,早已把生死罷之度外,他在舉報張讓的時候,早就料到了會走到這一步,並作好了最壞的打算。縱然太監的爪牙們用盡了手段,也沒能讓王允開口認罪。
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大臣們幾番求情,在正德殿裏與張讓一夥爭鬥了幾次,漢靈帝劉宏也不同意赦免王允。眼看著已經無法挽救王允,太尉楊賜不願讓王允再遭受拷打的痛苦和羞辱,就派人給王允送去了藥酒。
“王大人,太尉大人有言:因為你揭發了張讓,所以會一月之內再次被捕。張讓凶惡無比,陰險難測,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是否還要再受折辱。”
為王允四處求情的那些屬下從事們,都是些年輕氣盛的書生,平日裏思維敏捷,巧言令色,然而此時也是無能為力,隻能淚流滿麵。他們也不願意再看到王允受罪,一同將藥酒進奉給王允。
然而王允確實是個錚錚鐵骨的漢子,不扳倒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他是死不瞑目的。他仰天沉默了很久,然後冷冷地掃視了那些從事們一眼,厲聲對他們言道。
“吾為人臣,獲罪於君,當伏大辟以謝天下,豈有乳藥求死乎!”
他把楊賜送來的藥酒拿了起來,扔在了地上,朝著昔日的從事們拱了拱手,毅然決然地走出牢房,隨著衙役們來到等待他的囚車上,讓那些衙役們帶著他奔赴刑場。
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群臣怎麼能看到王允被太監殺害而不管呢,今天一大早,他們就來到正德殿上,全體下跪為王允求情。而此時的王允,已經被囚車帶到了刑場,正等著皇上的聖旨一到,就要開刀問斬。
“皇上,王允得罪十常侍,遭十常侍誣陷。今日殺了王允,恐天下士子寒心矣。”
司徒袁隗是名門望族,在朝中說話素有份量,今日開口為王允求情,並不是他與王允有什麼交情,完全是對十常侍的痛恨而已。十常侍權勢熏天,逼得他們這些朝廷大臣已無立足之地,不殺他們,恐怕天下士子不得翻身。
“皇上,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民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宜斬十常侍,懸頭南郊,以謝百姓,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