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邵將軍,幽州騎兵的大營可就在穎陽,你離他們一定要遠一點。一旦他們進攻,你馬上向我們靠攏。千萬要注意,不要去招惹他們。雖然穎陰境內已經沒有官兵,但是那些士族、豪門還是有少量鄉勇,你要速戰速決,攻下那些士族、豪門後把有用的東西全部帶走。”
“明白。”
雖然消滅了皇甫嵩、朱雋的一萬多朝廷軍隊,但是黃巾軍卻付出了三萬多人的代價,可以說是一場慘勝,彭脫知道朝廷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準備大肆掃蕩一遍,盡可能的充實和壯大自己。
彭脫也想建立一塊根據地,但是穎川、汝南一帶是一馬平川,不利於堅守。雖然這裏人口稠密,但是在京城附近,朝廷怎麼都不會安心的,不是建立根據地的理想位置。
本著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留給別人的想法,他要把穎川和汝南的人力、物力全部帶走。就算是那些謀士們不願意幫他,也不能讓他們落在別人的手裏,實在不行就殺了。
再說幽州官軍一直盯著他們,他必需轉移到汝南南部大山裏去。而在進入大山之前,他必需要有足夠的人馬和糧草,這樣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波才死了,再也沒有人罩著自己,一切都要靠自己來作決定,這對彭脫才是最大的挑戰。
皇甫嵩、朱雋的實力在這次大戰中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可以說是少有一個大的威協。隻要逃過幽州騎兵的追擊,他們就能順手的逃到汝南南部大山裏去,到時候,他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報……將軍大人,穎陰縣令已經逃跑,縣丞派出信使乞降,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希望黃巾軍進城後不要殺人。”
彭脫的隊伍離縣城還的五十裏,先頭部隊派出的斥侯就跑來報告。原來朝廷大軍離開了穎川,那些膽小的縣官們再也不敢呆在縣城,不是躲到了鄉下,就是跑回了老家。
“彭脫將軍,穎陰既然已經投降,我們就不必進入穎陰,就要那縣丞為我們籌集糧草、青壯即可。這樣我們以後再到其他地方,守城的官吏也不會拚死抵抗,隻要拿出青壯和糧草,大家便相安無事。如何?”
“軍師說得有理。命令先頭部隊,暫時不必進城,就駐紮在城外,輕易不得殺人,待大軍到後再做定奪。”
彭脫對於張半仙的話,還真是言聽計從。他心中也明白,自己占領一個縣城,什麼作用也沒有,如何讓那縣丞拿出點青壯和糧草,他的目的就達到了,用不著為之拚命。
當彭脫進入穎陰縣城的時候,一大批還沒有逃走的穎陰縣吏和一些士族、豪門跪在城門外,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恐懼,驚恐地看著彭脫。城門已經洞開,城牆上並沒有守城的士兵。
張半仙向彭脫使了個眼色,彭脫立即翻身下馬,既然人家已經投降了,還是以禮相待。他快步走到那群官吏、士族、豪門的麵前,朝他們但出雙手,做了個請的姿態。
“各位大人、老爺們,請起來吧。”
“謝過將軍大人。”
那些官吏、士族、豪門聽彭脫說話還算和氣,立即如釋重負,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喊了起來。這時從跪著的官吏和士紳中間站起一個人來,恭敬地走道彭脫麵前,再次跪了下來。
“將軍大人,在下是穎陰縣丞李睦,現率全城官吏、士紳、百姓向貴軍投降。聽說將軍有好生之德,乃仁義將軍,請放過穎陰百姓,李睦願以死謝將軍。”
對於投降的官吏,彭脫還真沒有什麼經驗,幸虧張半仙走了過來,朝彭脫點了點頭。彭脫這才伸手扶起李睦,可是他卻不知道該如何對李睦吩咐,隻是淡淡地說道。
“有什麼事情,我的軍師會告訴你的。”
李睦這時才發現,站在彭脫旁邊的張半仙,正在看著自己,連忙向張半仙拱手施禮。張半仙微微笑了笑,也拱手還了一禮,兩個人禮畢,張半仙才認真地說道。
“李大人,我等並不是一味亂殺的盜寇,不會無緣無故地殺人。我軍是替天行道,鏟除奸佞,不會傷害無辜百姓。這次前來穎陰,隻為招賢納士,籌集糧草和招募兵丁,隻要縣丞幫助辦好這幾件事,我們決不枉殺一人。”
“將軍大人的吩咐下官盡力而為,隻希望將軍大人體恤百姓,讓百姓承受的起。”
李睦在投降的時候,就想到黃巾軍肯定會要糧要人,隻是沒料到還要招賢納士。他望了望彭脫,可是彭脫並不說話,他隻好又看向軍師張半仙,聽到張半仙說道。
“將軍大人決不會獅子大開口,人們隻在穎陰招募五千新兵,征集五萬石糧食,招納兩名文士。”
“兩名?不瞞將軍大人,新兵和糧食都能辦到。隻是不知道將軍大人要的這兩名文士是誰,就怕他們不願意跟隨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