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你們也看到了,朝廷官軍是容不下你們的。林峰、羅永兩位兄弟,你們帶上三千騎兵,把這些俘虜和物質送到幽州去吧。冀州正在打仗,你們繞道走,安全都達後,快點回來。”
“華先生,我已經盡力了,隻可惜人微言輕,無力回天。你要是真心想幫助他們,就跟著我們好好幹,等我們有了生殺大權,才能幫助天下百姓。”陽翟縣城是穎川郡的首府,是穎川郡十七個縣城中最大的一個縣城,城牆也比長社的城牆高大、堅固的多。波才原來就在這裏留有一萬人馬,占據著縣城。這裏背靠嵩山,群山連綿千裏,波才逃跑到這裏後,既可以憑城堅守,也可以守不住時逃到山裏去當山匪。
朝廷大軍追到陽翟後,麵對堅固的城牆,也是無能為力。盡管朝廷軍隊士兵強悍,裝備精良,但是沒有攻城利器,也隻能是望城興歎。冷兵器戰爭,占據城牆,可是天大的地利,憑著五萬多人,想要攻破十多萬人把守的城牆,無疑於天方夜談。
皇甫嵩、朱雋並沒有命令楊林參與攻城,他們還不至於幹出拿著寶劍劈木柴的傻事。交給楊林的任務,就是沿著陽翟縣城巡邏,切斷波才的糧草來源,以及波才與外界的聯係。
朝廷官兵們忙著製造攻城雲梯,做著攻城的準備。楊林則沒有多少事,他把巡邏的任務安排給鄧茂、張吉、劉保、王熾二個千人隊等,分成二班,輪流巡邏,自己尋思著別的事情。
在楊林的記憶中,這個時期的著名謀士好象都是穎川人,不過具體的名字大多記不清了。想了好長時間,隻想起荀彧、荀攸、戲誌才、郭嘉、徐庶等人,就派夏天、朱堪兄弟帶著斥侯四處去打聽他們的下落。
打聽了二天,斥侯們陸續回來報告了穎川謀士的情況。原來荀彧、荀攸已經接到朝廷的征召,本來要到朝廷任職,隻是由於波才起兵,擋住了去洛陽的路,叔侄倆還呆在家裏。而郭嘉、徐庶年紀都還小,目前還在讀書呢。戲誌才年齡適中,學業為成,可惜已經到外地遊學去了。
“我怎麼這麼倒黴啊!”
楊林不由得仰天長歎,這麼多謀士,難道老天要把他們留給別人?不行,楊林不是個輕易服輸的人,那郭嘉、徐庶還是小孩也就罷了,戲誌才找不到暫時罷休,可是荀彧、荀攸一定要努力去爭取一番。
不過楊林確實沒有多大把握,這兩個人本來就是十分忠君的忠義之士,荀彧為了反對曹操稱王而自盡,自己請得動他們嗎?就在打聽到荀彧、荀攸消息的第二天,楊林就讓王崗、王坡準備了豐厚的禮品,迫不及待的帶著眾兄弟去拜訪荀彧、荀攸。
“大哥,這荀彧、荀攸何德何能,讓大哥這麼隆重地去拜訪他?”
張飛跟著楊林去見過許多人,從來也沒有看到過楊林給誰買過禮品,而且還是這麼豐盛的禮品,這真是讓張飛有點吃驚。聽說楊林引著這麼一大隊人馬去拜訪兩個並沒有什麼名氣的年青文士,頗不以為然。
“三弟,我們都是武將,得請幾個謀士為我們出謀劃策。你沒聽說過嗎?主將無謀,累死三軍。”
“大哥,沒有謀士我們不也是盡打勝仗嗎?我覺得大哥你比算命先生還要靈,還用得著請謀士嗎?”
“三弟,快別瞎說。一人計短,眾人計長,有幾個出謀獻策的智慧之士在身邊,我們就會少犯錯誤。”
其實在楊林的心中,一直打著小鼓,心裏極不踏實。自己無權無勢,又沒有名望,僅憑三萬多騎兵,那荀彧、荀攸會跟著自己走嗎?自己有什麼可以打動荀彧、荀攸的地方?
不過想想那劉備一無所有,還能招攬來那麼多謀士、武將,想必招幾個謀士不會太難。何況現在大漢朝廷還沒有大亂,諸候也還沒有興起,謀士們也還沒有到吃香的時候,請他們出山,讓他們以發揮自己才幹的機會,他們應該高興才是。
要不自己也來個三顧茅廬?
荀彧、荀攸的家座落在穎川郡穎陰縣的一個村莊裏,綠樹成蔭,花香四溢。高大的院牆,宏偉的屋閣,成群的仆人和家丁,一看就是一個豪門士族、世代為官的大戶人家。
來到他家的時候,荀彧、荀攸家的仆人也還客氣。楊林說是來拜訪荀彧、荀攸先生,那家人就把楊林一行人讓進了院內,並熱情地招待楊林他們喝水,然後進去向荀彧、荀攸通報。
待客的大廳裏懸掛著幾副字畫,顯得古色古香,俱是聖人教誨、名人字帖,顯示出主人的雅趣和向往。看起來荀彧、荀攸的家境也算是非常富裕,處處顯示出書香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