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愧疚,是自己改變了他們原來的生活軌跡,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命運,如果自己不出現,他們會不會生活的更好些?他把酒碗高高地舉地頭頂,轉身麵對遙遠的北方,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
“親愛的兄弟們,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寧,你們義無反顧地參加了幽州官軍,為了平定黃巾作亂,你們獻出了富貴的生命。在這裏,我為你們敬上一碗酒,兄弟們,你們一路走好。”
楊林說完,一種突如其來的悲傷掠過心頭,他連忙低下頭,慌忙掩飾那奪眶而出的清淚。他把滿滿一碗酒輕輕地灑在地上,久久沒有抬起頭來。等心情平靜了些,才緩緩地抬起了頭。
所有的幽州騎兵靜靜地站在戰馬的旁邊,神色異常莊重,緊緊地握著手中的馬刀,兩眼平視著前方。突然從騎兵陣中傳來幾聲輕輕的哭泣,那哭聲隨著輕風在田野裏輕輕的飄蕩。
“統領大人真是仁義之人,如此愛護士卒,真是愛兵如子。來來來,老夫再敬你一碗。”
沒想到,楊林的一番演說,連龔景也感動了。也許是受到這氛圍的影響,他神色莊重地接過酒碗,不僅把楊林誇了幾句,又給楊林倒了滿滿一碗酒,還雙手顫巍巍地端了起來,再一次敬給了楊林。
楊林把酒接在手裏,此時才真正的感受到這個龔景還真是一個好官吏,也是一個為人高尚的好人。他朝龔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把酒碗高高地舉到龔景麵前。
“刺史大人,這碗酒我要感謝刺史大人。在青州麵臨危險的時候,刺史大人沒有一跑了之,而是奮起保衛青州百姓,為了青州百姓四處求援,有刺史大人這樣的好官,乃青州百姓之福。我真心地敬刺史大人一碗。”
“嗬嗬,這多麼不好意思。”
一時之間,龔景顯得非常尷尬。他實在是沒想到楊林會反敬他一碗酒,連忙伸出雙手接了過來,自己的身子轉過一周,朝眾人致意一遍,才舉起酒碗,一口氣喝了下去。
龔景笑了笑,又把酒碗遞給那兩個衙役,待又倒上一碗酒,龔景雙手端著,走到楊林麵前,再次遞到楊林手上,想了想,小聲在楊林的耳邊提醒了一句。
“統領大人,你應該敬敬皇上。”
敬皇上?楊林的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要不是他荒亂政、驅正扶邪、寵信宦官、賣官鬻爵、殘殺忠良,導致官吏腐敗、流民遍地,民不聊生,黃巾軍能有機會叛亂嗎?
楊林接酒在手,望著眼前的大大小小的青州官吏和鄉紳、豪門,心中想得卻是站在他們身後的百姓。作為一個現代人,從小所受的教育,使他從骨子裏對天下的勞苦大眾有一種深深地親切感。
“這碗酒,我要敬給幽州、青州的百姓,是他們提供了自己的子弟成為了幽州官軍戰士,是他們提供了自己的糧食充作了幽州官軍的糧草,是他們為我們默默無聞地奉獻了一切。”
也許,這正是一個機會,亮出自己的旗幟,讓天下人記住自己。楊林把酒高高舉起,對著三萬多幽州官軍,還有十幾萬黃巾軍俘虜,大聲說了起來。
“我們兄弟起兵,為的就是平賊安民。天下百姓的安寧,是我們兄弟義不容辭的責任。誰要是危害了百姓的安寧,我們就要消滅他。”
酒碗在楊林的手中輕輕地傾斜,清醇的美酒慢慢地浸入到大地之中,一股酒香從土地中升起,整個空氣開始彌漫美酒的清香。
“統領大人,聽說你要去穎川,有點事想麻煩你,不知統領大人方便不方便。”
幽州騎兵的隊伍就要出發了,龔景突然把楊林拉到了一邊,在他的耳邊輕聲說道。
“哦,刺史大人還有什麼吩咐?”
“是這樣,汝南太守趙廉兵敗被殺後,我的妻弟王止接任了汝南太守。由於汝南黃巾賊勢甚大,故妻弟把兩個女兒放在了青州我弟龔興的山莊裏。如今兩個侄女思父心切,常常以淚洗麵,我妻心疼不已。幽州官軍此去穎川,離汝南已經不遠,統領大人能否將兩個侄女帶到汝南,交給她們的父親?”
“行啊,沒問題。”
龔景一說,楊林就想起來了,那天在龔興後花園裏碰到的兩個女孩,大概就是汝南太守王止的女兒。此去穎川正好順路,捎帶著她們也很方便,便一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