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領大人,給我們的馬也裝上吧。”
“好的,不僅你們的馬要裝上,所有出征的馬匹都要裝上。各位工匠抓緊打造,可不能耽誤我們出征。”
……
差不多是在同一時間,劉備也在街上慢慢走著,僅僅過去了幾天,劉備顯得憔悴多了。一邊走,他的眼神也在人群中不斷地搜索,希望找到他心目中的英雄豪傑。讓他遺憾的是,街上的行人都太普通了。
“劉備大哥,你來了。”
喊他的是他同村的劉順,一個經常跟他一起賣鞋的小夥子。那天何儀他們找到劉備,談妥做鞋的事情之後,劉備就找到了劉順,讓他幫忙招人。這幾天,劉順倒是招了不少,劉備特地來看看。
“招得怎麼樣?”
“工匠隻招了五十多人,盡是些想當兵的。自從幽州官軍開始招女兵,好多小夥子跑來,問我們是不是也招兵,我隻好把他們打發走了。”
“哦,隻招了五十多人?這可不行,還得招。”
“劉備大哥,你不是漢室宗親,總說要起兵平賊,匡複漢室嗎?為什麼你不招兵呢?”
“劉順啊,你不知道,這招兵首先得有勇武的將領,再者要有糧草、錢財,我現在一無所有,如何招募兵勇呢?”
劉備何嚐不想自己招兵,可是自己除了滿腔的雄心之外,要什麼沒什麼。劉備也是絕頂聰明之人,早就看出那楊林不待見自己,跟著他肯定也沒有什麼前程。想到這裏,劉備不由得仰天長歎。
“唉……”
“這位大哥,何故長歎?”
正當劉備站在那裏對著劉順大發感慨的時候,突然從背後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嚇了劉備一跳。他回頭一看,兩隻眼睛立即亮了起來。
原來,有兩個高大的年青人,此時正站在他的身後。隻見這兩人身高八尺,體型魁梧,一個提著一把大錘,一個得著一柄大斧,一看就是渾身的武藝。
正在沮喪的劉備大喜過望,仿佛久旱逢到了甘雨。不過他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一絲的興奮,反而哭喪著臉,十分沉痛地說道。
“我乃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誌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歎耳。”
“哦,原來劉備大哥也是有誌之人。不瞞劉備大哥,我們兄弟倆結伴而來,正想到幽州官軍投效呢。要不,我們一起去投軍吧。”
“哦,來來來,兩位兄弟,相逢就是有緣,我們去喝一杯。”
三個人來到酒店,叫過幾樣酒菜,三個人便喝酒便聊了起來。原來,那個拿大錘的年青人叫著高力,那個拿著大斧的青壯叫著王誌,一個來自廣陽,一個來自漁陽,走到涿郡的時候碰到了一起。
他們的家鄉鬧了黃巾,他們不得不從家鄉逃了出來。聽說幽州官軍招兵,而且還招女兵,兩個人來了興趣,便特地趕來投軍,沒想到半道上碰到了劉備。
“兩位兄弟,我一看就知道你們都是當世英雄豪傑。如今我欲起兵平叛,有了你們相助,我漢室江山轉危為安矣。來來來,兄弟們,端起你們的酒杯來,我們一起喝了這杯酒,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這兩人本是從家鄉逃難而來,想投幽州官軍無非是找碗飯吃,兩個人本來就年青好衝動,現在又被劉備說得熱血沸騰,當即就站了起來,端起酒杯,與劉備碰了一下,仰頭就喝了這杯酒。
“劉備大哥,你是漢室宗親,我們兄弟倆就跟你幹了。如不嫌棄,我們三人結為兄弟,同心協力,為國效力,如何?”
那王誌也是熱心之人,又見劉備是漢室宗親,當即便提議結拜兄弟。劉備一聽,激動的就想抱住王誌親一口,又是一番感人肺腑的哭訴,更是激起了高力、王誌的無比豪情。
當即,三個人在酒店裏,找酒保要來了烏牛、白馬、祭禮等項,擺上香案,點上香燭,下擺三牲祭品,三人焚香跪拜,共同發誓。
“念劉備、高力、王誌雖為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宣誓完畢,由於劉備年紀最大,便拜劉備為老大,高力為老二,王誌為老三。劉備總算沒有白忙活,理找了兩個小弟,也算是心滿意足了,也難怪他自始至終笑得那麼開心。
劉備總算是找到了兩個小弟,武藝也是不錯。當即就把為幽州官軍招募工匠的招牌換成了招募兵勇的招牌。正好趕上這幾天幽州官軍招收女兵,不明就裏的年青人有的就跑到了劉備那裏,兩天功夫,劉備就招了一千多人。
可是有了人,又把劉備難住了,刀槍、裝備從哪裏來呢?想來想去,還得找那些財主們化緣,他就帶著高力、王誌兩個小弟,到處找人化緣。涿郡一帶的財主們,也是被黃巾軍嚇壞了,聽說劉備要起兵平叛,紛紛慷慨解囊,劉備也籌集了不少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