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槍九紮,紮法是槍術中的主要進攻性槍法。隻有紮槍,才能增強槍法的技擊威力,突出以攻為主。紮槍有二十四種紮法,比攔、拿相對更加精妙實用,槍本為戰陣而設,隻有紮死敵人才是練槍的根本。”
“但是,雖然槍法就攔、拿、紮三招,但是這三招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隻有隨便一槍出去,攔、拿、紮三式都有了,才算是上得戰陣的好槍法。”
“大將馬踏連營之時,槍似遊龍,一條幾丈長的大槍雖然被敵人團團護住,但是長槍寒光到處,鬼哭狼嚎,大將百戰百勝,豈是靠運氣。大槍是改朝換代、掃蕩乾坤的神器,非刀、棍可比。大槍的神勇全靠力量和槍法做基礎,不然就是一根死木頭,一無是處。”
“和高手過招要分外小心,身體要鬆,精神要聚,聽不到勁也不能慌,萬萬不能妄動、現了明勁。隻要不妄動,就是打到眼前了,還有一絲逃命的希望,一但被對方聽著勁打進來,就好似空有雄兵百萬在外,卻被人劫了中軍帳一樣,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戰陣上沉著是最重要的,越是十萬火急,越要沉著。不過對付一般的小嘍羅、破銅爛鐵,就不須如此過慮了。大將馬踏連營,不怕他人多,一條槍舞動起來,如巨蟒纏樹,前後左右,護著人馬,硬進硬退,槍頭到處,沾著就死,碰著就亡。也許你們不服,認為同為血肉之軀,何以能有如此神勇?此乃三十六路連環槍的槍法獨一無二的智慧。”
“槍的握法是槍不露把、虛實結合,握槍的手要抓著槍杆子的最末端,一點頭子都不露出來。這樣握的好處是,第一是在往回抽槍時不會打著自己,更重要的是槍和手臂勁路相通,這樣才能聽到槍端的力。”
“棍怕點頭槍怕圓,說的就是大槍一旦抖起來,槍頭亂擺,神仙都難防。對付這等高手,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槍也抖起來,搭上去,讓對方聽不到力,他就不好進下一招了。”
“如果兩槍一搭,你就聽到了他的槍力,就可順勢打進去,既可借力打,也可直接打,隻須槍頭稍微錯開一點,一滑就進去了。要是聽不到,就得趕快變招采用守式。高手馬上用比槍和在地上推手是一個道理,誰聽到了對方的勁路,誰就贏,和使什麼招式無關。
“對大槍的聽力相當地準確,兩馬相交,兵器一碰,大槍有如靈蛇,順著對方的兵器就鑽進去了,大將殺敵從來隻此一招。長槍就象是有生命的神器,長槍也有自己的陰陽之理,彎了就要直,直了又要彎,紮了左就往右,劈了前自會去擋後麵。”
“長槍一轉,好象力都不用,槍頭又向他再次紮來。槍槍不落空,人槍合一,槍想往哪裏去我就送他去哪裏,永豐的眼到哪裏,槍長就會紮到哪裏。隻要不斷地給長槍以能量和神意,長槍就象長了眼睛一樣四下打點。”
“長槍隻要有能量,就沒有破綻。靠彈性槍頭的旋轉非常迅速,敵人就無機可趁。照這種打法,就是以一敵十也不怕,腰一發力,槍頭擺個一百八十度,能同時蕩開左右兩邊功來的兵器。”
“槍頭擺圓了,就是射來的箭雨都擋得住。一但槍不抖了,可就現了空門,大槍如果沒有彈性,槍頭又慢又沒殺傷力,那就直接用力捅威脅也很大,可以刺穿鐵甲。”
“如果碰見了高手,聽勁好的那個能把對方槍上的動量耗掉,槍不動了是最可怕的,比被人圍攻還可怕。這時,別人已經搶到身前,再發力把槍旋起來已經沒有時間了。”
在楊雷的指點之下,楊林和楊虎、楊豹兄弟忙了一早上,也沒有練熟一路槍法。楊虎估摸著早飯已熟,上前對他爹說道。
“爹,一個早上差不多練熟一路槍法,已經很不錯了。吃飯去吧,今天我們到縣城裏去。”
到縣城去的目的就是把這幾天打的獵物賣了,自從楊林來了,這兩天還沒有進過縣城,恰好今天雪也停了,還真是個進城的好日子。楊林也想到縣城去看看,吃罷早飯就要上路的時候,楊林突然想起昨天騎馬的事,連忙找來兩根木棍,用繩子一栓,吊在馬肚子兩旁邊。
“大哥,你這是做什麼?”
“嗬嗬,騎在馬上不舒服,我在馬肚子兩邊吊著個擱腳的,這樣騎馬方便。”
“哈哈哈,你們讀書人真會想辦法。就那麼兩根木棍,又能方便多少?”
“楊豹,你要是不信,可以也吊兩根木棍試試,看是不是方便多了。”
“也好,我就試試。”
楊豹還真是有些好奇,和楊林一樣,在馬背上吊上兩根木棍,然後翻身上馬,騎了幾步,大叫起來。
“大哥,你還真別說,是方便多了。”
楊林心裏暗笑,這可是我來三國後的第一項發明,先將就著木棍吧,以後再做成馬鐙,這玩意沒有什麼科技含量,也無秘密可保,馬上就會普及。楊虎看楊豹得意,自己也做了一個,三個人就上路了。
楊家山莊離縣城有好幾十裏路,三個人緊趕慢趕,到縣城時也快中午了。快到縣城的時候,突然從後麵跑來三十幾個騎馬的人,他們全部穿著黑色的短裝,還背著弓箭,挎著刀,一陣風似的從他們的身邊跑過。有幾個人還朝楊虎、楊豹揚了揚手,似乎是與他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