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一萬多年前,天妖水嬌柔不知因何緣故狂性大發,帶領手下數以萬計的妖族衝進北越大陸大肆屠戮,所過之處赤野千裏,人畜不留,一時間愁雲慘淡,人心惶惶,各門各派臨時組成抗妖聯盟,抵抗著水嬌柔舉全部妖源之地的群魔而來的瘋狂攻擊。
那時水嬌柔修為境界雖然不高,但天資卓越,謀略更勝常人,憑著聲東擊西,一招不中立即遠揚的策略,使得抗妖聯盟疲於奔命,節節敗退,眼看著北越大陸就要淪陷在妖族大軍的鐵蹄之下,這時一名自稱伏魔上人的老和尚橫空出世,以一招滅魔掌打得水嬌柔重傷垂死,同時亦激起了久不出世的水嬌柔母親天妖姥姥的滔天怒火。
兩人在北越大陸與妖源之地的交界處,裂隙深淵的上方大戰數月之久,餘波禍及周圍數萬裏,致使城池坍塌,生靈塗炭。
時任鬼幽門宗主不久的北野聞訊趕來,以森羅令為陣眼,在五名有通天徹地之能的鬼神的協同下,擺下絕殺大陣“九幽鎮獄”,召喚出無有窮盡的冥界大軍,將兩人圍困在陣中達三百多年之久,最後在威逼利誘下,迫使兩人罷手言和,訂下了在修道界名傳上萬年的“深淵之約”。
自此北野名震天下,被推上封神十大高手的寶座,可他一心向道,此事一了,便封閉山門,坐入死關。
伏魔上人則經此一役後,驚覺到自己心中戾氣太重,遂在裂隙深淵的另一端隱居下來,建立起天宮禪院,廣收門徒,並立下法旨,任何人一旦遁入空門需一生一世鎮守此地,阻擋妖源之地群魔北侵的步伐,以贖自己當年犯下的罪孽。
伏魔上人功行圓滿之際,放棄成仙成聖的福緣,以自身化道虛空,為後人弟子留下了一麵固若金湯的屏障,那就是如今的天塹棧道。
這舍身成仁的壯舉亦令整個修道界對天宮禪院充滿了敬意,再加上禪院內那幫老和尚修為高絕,卻與世無爭,更令其地位在眾修士的心中急速飆升,在相對於其他三大聖地來說短短的一萬多年內,它竟成為了人人向往的修道聖地。
這一切在鬼幽門中閑暇時,北冥經常聽北野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講述,可惜師尊仙去,當時的情景卻依然曆曆在目。
因此原因,北冥心中不自覺地對天共禪院產生莫名的親切感,他依著邊若虛的指示,一出天塹棧道禁製的籠罩範圍,便向左急速飛行。
清風又起百花春。
沿途草木青翠,天空明月高懸。
北冥收起遁光,停留在一處翠瑩瑩的竹林前,感受著周身虛空中充斥著的越來越宏大祥和的佛門之力,不禁暫時忘記一切,若是有一天累了,能在這裏結廬而居,遠離世間的塵囂與煩擾,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恨現實絕不允許他這樣做。
穿過竹林,眼前豁然開闊,以北冥的一顆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的心,仍禁不住被眼前壯闊的景色所深深地震撼。
遠處一條連綿起伏的山脈橫貫東西,山尾孤峰聳立,根根直插雲霄;中部九曲三折,山勢陡峭,奇偉險峻,整體望去,宛若一條纏繞著氤氳紫氣的蟄伏巨龍。
北冥身懷天書《陰陽經》,對比著經文內風水相術篇,自然將這裏的每一分山勢走向看得清楚明白,天宮禪院正矗立在山脈巨龍的“雙角”之間,乃是整條龍脈的精華所在。
磚青色的大門佛光溢轉,一塊鎏金的大匾方方正正地橫在其上,上麵寫著“天宮禪院”四個鳥篆大字,字體遒勁有力,但在筆畫轉折處卻不失圓潤平和,通體博大中正,令人不敢稍生褻瀆之心。
在禪院的門前,一條崎嶇的山路蜿蜒向下,盡頭連著一片大小不一,數不盡的荒墳野塚,與這莊嚴神聖的地方顯得格格不入,並從其間擺放的蔬果香案可以看出,這裏經常有人打掃。
北冥要想到達天宮禪院,必須要通過這片墳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