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達的時間是下午三點,走進去以後,我們這兩個土老帽就徹底的傻了眼。滿眼的仿古建築,飛簷鬥拱,青磚碧瓦,雕梁畫棟,到處都是小攤,到處都是人。好像富起來的中國人的錢找不到地方話了,全擠到這裏來搶購。其間還有不少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也難怪有個說法,說外國人來北京一定要做三件事:“登長城,吃烤鴨,逛潘家園”。就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希拉裏曾在這裏買了一把民國的小錫壺。泰國公主詩琳通、羅馬尼亞總理、希臘總理也都先後光顧此地。有這麼多的外國人自然也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當然他們買去的古玩是什麼貨色就不敢保證了。由於他們的存在,據說潘家園的正貨隻有百分之一,也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否正確。
我和猴子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時感到手足無措。沒辦法,我們將裝滿玉佩和手鐲的包掛在胸前,找了一塊空地守株待兔。這時我才發現,和我們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旁邊有一個穿的土的掉渣的老農打扮的人正和一個買主說的口沫橫飛。一口蹩腳的普通話講他怎麼在自家的院子裏建菜窖子,又怎麼挖出了寶貝,邊說邊出一個同樣土氣的包裏拿出鏽跡斑斑的青銅器。
時間地點細節說的頭頭是道,不由的你不信。看的我和猴子直搖頭,就那利索的嘴皮子連猴子都要甘拜下風。其間也有幾個來看貨的,不過出乎我們的預料,他們給的價都大大的低於我們的心理價位。甚至一個老氣橫秋的自稱老收藏家的人給那個白玉匣子出價一千,還說多一個子兒也不買。氣的猴子抽他的心都有。
難道藏龍臥虎的京城人的鑒賞水平就是這樣,還得我們白白的往這裏趕,我們感到一陣的失望。
下午快散市了,人流終於稀疏下去。猴子瞅個空子趕緊和那個老農打扮的人套近乎。幾隻好煙下去,這個混跡古玩市場多年的冒牌老農才給我們透露了玄機。白天的貨大部分是水貨,主要賣的也是外國人和那些自我感覺不錯,一心想撿大漏的“棒槌”。真正識貨的大多會在鬼市的時候來淘貨,而且那時旁邊北京古玩城裏的店主會也在那時選擇進貨,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有錢有眼光的人,隻要你的貨沒問題,絕對不會賣出一個白菜價。
聽了這活,我們也沒心再在這兒耗著了,收拾收拾,回賓館挺屍。其實所謂的“鬼市”不過是淩晨開始的集市。我和猴子五點鍾從酒店起來,天還是頗清涼的。坐上出租車,隻跟司機說一聲“去潘家園”,他就明白了我們要去的地方。這個鍾點到那兒隻有一個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