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鯉魚跳龍門,逆流而上(1)(1 / 2)

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當企業經營成功以後,貧寒的身世不但不會讓成功失色,反而讓人生出更多的敬佩之情。小平房裏起家的聯想,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享譽全球的計算機業巨頭;拖車裏走出的耐克,把自己的商標貼在別人製作的鞋子上,樹立起一個至今沒有自己生產車間的全球品牌;蘋果、惠普等國際知名企業,同樣是在車庫裏發展起來的。華為與這些跨國巨頭一樣,寒酸的原始資本,步履蹣跚地創業。然而,華為走的卻是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當大家爭相做交換機代理時,它卻孤注一擲地走上了自主創新之路。

陋室出華為

華為創業頗為寒酸,21萬元的原始資本,簡陋的辦公環境,讓以任正非為首的創業團隊無法大展拳腳。在最為窘迫的時候,華為甚至賣過減肥藥,做過墓地生意。然而,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憑借任正非的領導能力與經營藝術,華為從代理起家到創建自主品牌,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家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的全球化公司。

1創業前的任正非

時勢造英雄,意味著英雄並不是自己想做英雄,而是時勢逼著他不得不去努力奮鬥,最終成為英雄。任正非創辦華為同樣如此。在感歎華為創造的種種奇跡之餘,我們先來看看任正非的身世和華為創業初期的艱辛。

任正非出生於貴州省安順地區鎮寧縣,兄妹七人,他是老大。在任正非的筆下,他的父親是一位“鄉村教育家”,後來成為一所專科學校的校長,母親是中學教師。

這本應是一個能過上小康生活的家庭,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曆史原因,任正非一家一直在貧困線上掙紮。任正非直到高中畢業時都沒穿過襯衣,有同學讓他向母親要一件,他從來不敢開口。考上大學後,母親一次送了他兩件襯衣,任正非感動得幾乎大哭一場。

由於父親有受審查的曆史背景,任正非的弟弟、妹妹因此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幸運的是,任正非雖然也受到一些牽連,但仍有機會參軍入伍。在部隊期間,他選擇了科研工作,並且成績不錯。

1978年對中國意義重大,對已近中年的任正非來說同樣非比尋常。這一年,部隊開始大裁軍。當時,任正非已經是某個研究所的副所長,如果他願意的話,應該還能工作一段時間,但他毅然作出轉業的決定。

經過幾番輾轉,1982年的時候,任正非終於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在深圳南油集團直屬的一家電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一職,待遇非常不錯。或許真應了那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任正非在與他人合作的時候,因為缺乏經驗被騙了200多萬元的貨款。雖然沒有人讓他承擔經濟責任,但他認為沒有理由再待下去了,因此選擇了離開。

這時候,任正非的父母已經退休,他自己也有了兩個孩子,還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顧,如果他沒有工作的話,家庭生活隻會比以前更糟。對任正非來說,這就是當時的“時勢”,逼著他尋找新的出路。

在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情況下,任正非想到了創業。1987年,他同幾位合夥人湊了21萬元資本,在一處居民樓裏創辦了公司,第二年更名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居民樓建在偏僻的南油新村,周圍亂草叢生。就是在這樣破敗的環境裏,日後震驚全球的華為開始起步,發展速度絲毫不亞於那些銜著金元寶出生的貴族企業。

2一切隻為生存

當年,雖然政府已經提出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政策,但民營經濟的合法性一直沒有得到承認。直到1988年,民營企業才進入合法發展階段。華為之所以在1987年成立,而在1988年更名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可能也與此有關。商品經濟尚且被計劃製約著,市場經濟當然更是禁區,民營經濟的發展也因此大打折扣。

華為在這種經濟環境下成立,又沒有什麼背景,別說發展了,就是生存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華為雖然在公司名稱上掛了“技術”二字,但早期的經營範圍和技術根本沾不上邊兒。

事實上,華為沒有任何研發活動,隻不過做些倒買倒賣的業務而已。正是在這種困境下,任正非才會考慮到賣減肥藥,在墓碑生意興隆的時候,任正非還派人去專門做了市場調研。

企業和人一樣,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生存,然後才是發展。華為也不例外,隻要有能賺錢的生意,它都願意涉足;無論產品是高雅還是低俗,它都不會有絲毫顧慮。

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就,在於它的堅持。創業總是充滿艱辛和困苦,隻有那些有心理準備、性格堅毅的創業者才能打破創業的瓶頸,成為最後的贏家。

當然,早期的經曆雖然談不上成功,但還是給任正非和華為帶來了難得的經驗。多年以後,“華為基本法”強調: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這一條被放在基本法的第一條,可以看出華為的決心。這表明,華為希望在專業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而不願被外界環境和其他高利潤的領域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