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情人的寵溺(1 / 2)

日子在一天一天地過著。杜威仍是沒有任何消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徐曉帆孤枕難眠,總會想起杜威。他會在哪兒?究竟在做什麼?會不會真的像家裏人認為的那樣他出事了?

“天啊!”每當想到這裏時,她都會情不自禁地被這個想法嚇出一身冷汗。“杜威啊杜威,請你來個電話好不好?哪怕就一句話。”

一想到他根本不會出事,就是不想打電話時,她又會氣得不得了。覺得他對自己對家人都太不負責任了,甚至覺得他都連做人最基本的人性都泯滅了。在單位,她就更難了。出於關心的角度,同事們隔幾天就打聽一下杜威的情況。而每當這時候,她總是裝著沒事似的,很開心的對大家說杜威在那裏很好,一切都很順利的。隻不過忙了一些而已。

同事們聽了這樣的話,也總是替她高興,誇獎杜威有能力,說她嫁了個好丈夫。還說,學曆跟人的實際水平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人,比如單位的男老師們,雖說是大學畢業,可卻隻能在這裏教死書,掙那幾個死錢兒。看人家杜威隻不過是個初中生,就能出去賺大錢。比那些大學畢業生強多了。

還有的說,這都是咱們徐曉帆有福氣。像咱們徐曉帆這麼好的女人當然會有福氣了。每當這時候,徐曉帆的心裏真是比針紮著還難受。隻能是打牙往肚子裏咽。跟同事撒謊,倒不是因為她喜歡虛榮,而是她覺得說實話沒什麼實際意義,隻能叫大家跟著擔心。與其弄得大家都跟著著急上火的心裏放不下,想方設法地找話安慰她,還不如幹脆不說。

同事在一起工作時間久了,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很深的感情。誰有了難事,大家都會幫著想辦法,出主意。一個人有了開心事,大家都會跟著高興。徐曉帆的辦公室共有八個人,四個語文,四個外語。全都是女老師。而且全都性格外向。她們相處得非常融洽。家裏發生的事,跟丈夫之間鬧了別扭,以及攢了多少私房錢,等等,什麼事都不瞞著。教學上更是齊心協力,步調一致。

一般來說,在知識分子聚集的地方,會讓人覺得心累,彼此也不太容易相處。但她們這八個人,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是非常難得同時也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從每周一次的聚餐就完全可以說明這一點。一個人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單位,如果同事之間處得不好,凡事斤斤計較,彼此不能包容。那麼,這樣的生活可就太沒勁了。跟自虐差不了多少。

人們之所以這麼辛辛苦苦地工作,說穿了,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所迫。有幾個人僅僅是因為興趣和愛好才工作的?等到每一個人真的僅僅是因為興趣和愛好才工作的時候,那我們所賴以生存的這個社會也真就到了那種理想的、小時候經常聽說的、按需分配的“主義”社會了。

來到這個世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容易。既然如此,人與人之間就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愛吧。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讓世界充滿愛。

一天,徐曉帆下班回來,卻一眼看見了坐在沙發上抽煙的杜威。她嚇了一跳,怔怔地望著他,發現他人更瘦了,眼睛凹陷,上的火泡已經破了。徐曉帆的心不禁一縮,他一定是遇到難事了。她心疼地走到他跟前,很想聽聽他的傾訴,希望她可以給他一些安慰。可杜威卻頭也沒抬地說道:

“煤礦出事了。由於安全措施不得當,發生瓦斯爆炸,一死兩傷。處理這件事至少還需要十萬塊錢。我和吳俊各拿一半。”

他聲音沙啞,語氣中滿帶著無奈和懊悔。因為當初他要去開煤礦的時候,徐曉帆就曾堅決反對,認為這不是小事。她擔心發生什麼不測。結果真照她的話來了,果然出事了。他自知理虧,低著頭,等著暴風雨的到來。

誰知,徐曉帆竟怔怔地站在那裏看著他,想說什麼卻欲言又止。然後一言不發地轉身去了臥室。她躺在床上,心裏出奇的平靜,她終於理解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的那篇文章裏使用的“出離憤怒”一詞是什麼意思了。五萬塊錢?到哪兒去借呀?家裏這麼多年的積蓄都用在房子上了。婆婆家能有點錢,可那是他們用來防老的呀。

再說,發生這麼大的事,不能讓他們知道,不能讓老人跟著上火。哥姐家條件都不錯,但去年杜威買出租車時從他們那裏借的錢才剛剛還上沒多久,怎麼好意思再跟他們借呢?她又想到了她的朋友們。覺得何小荷能有錢,可她們之間雖然是好朋友,但從沒涉及過錢的問題。跟朋友借錢,是件多難為情的事情啊。尤其是對方,不借吧,怕傷了和氣,影響友誼;借吧,又不一定太情願。就算再富有的人,他也不會心甘情願的把錢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