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羅敷豔歌(2 / 2)

成德逡巡花間,其歌悠然飄揚,其詞哀婉感傷:“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閑窗伴懊儂;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落紅不是無情物,感謝東風讓它絢爛的死去,桃花簾外桃花亂,桃花簾內桃花殘,當過東陽郡太守的“快男”,衣帶漸寬隻為情濃,問:世間情為何物?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成德的歌喉略顯稚嫩,轉調feel~的處理還不太嫻熟。成德請蔡毓榮來。

蔡毓榮踱步花間思慮了一段時間,向惠兒點頭示意可以了,惠兒一段引箏之後,蔡毓榮和曲歌之。

桃夭絳娘須崔護,莫待春風。吹謝離紅,飄落西廂最苦儂。

牡丹不及桃花扇,欲訴還慵。怕看芙蓉,並蒂雙雙愛意濃。

很顯然這首步成德原韻“風、紅、儂;慵、蓉、濃”的《采桑子》非常好,全詞格律精確,詞風豔婉,出來就是《詩經·桃夭》的典故接“人麵桃花”絳娘遇崔護的故事,“須崔護”一語,語帶雙關,非常妙!再來就是“西廂”崔鶯鶯撫琴,張生潛聲聽牆東,“卻原來西廂的人兒理絲桐”,來映照惠兒琴聲的美妙。下片又是雙關帶典,以雜劇《牡丹亭》的紅色生死戀比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桃花扇碎,“欲訴還慵”,懶得說什麼,隻不過是前人故事。最害怕起來見到“並蒂芙蓉”,那雙雙愛愛的樣子。“並蒂芙蓉”化用唐·杜甫《進艇》的,“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與成德脫用王次回的“個人真與梅花似,一片幽香冷處濃”,有異曲同工之妙。

很顯然蔡毓榮的“離歌”更能打動惠兒,並且和惠兒首度合作就有了默契,這讓成德妒上心頭。

惠兒一陣流水,掩琴息聲,蔡毓榮拍手稱快。

惠兒青睞道:“侍郎大人好文采!”

“納喇姑娘好琴藝!”蔡毓榮回答也很妙。

惠兒真是應景,人麵桃花道:“大人文武雙全,惠兒真是佩服。一曲‘牡丹不及桃花扇’又聽出大人霏霏心雨織千網,粼粼春水載山河之心。”

蔡毓榮很吃驚,惠兒好像能看穿他的心,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對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在亂世離亂中的愛情的同情,更有一段隱秘。《桃花扇》的背景就是明朝末年,公子哥侯方域邂逅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但親宦的阮大铖恃強淩弱把他們拆散,更逼迫香君血濺紙扇(桃花扇),然而一個青樓女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貞節和大義不惜付出生命,而侯方域卻變節了,他於順治八年參加了鄉試,投靠了清廷。而蔡毓榮的家族原是明朝赫赫有名的遼東守將,但他爹降清了。生在武將之家的蔡毓榮每每都被迫拿著大刀去屠殺那些反清的同胞,不久前康熙才派他去了雲南,逼迫吳三桂裁撤藩兵,看來新的一番腥風血雨又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