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籌劃(2 / 2)

“對啊,”這時候大家都提起了精神頭,怎麼忘了,這施天羽學的可是仙人教的,又怎麼會跟別人一樣呢。

看著連盛飛燕也是兩眼放光,施天羽苦笑著搖了搖頭,看來自己這套神棍的把戲還是很成功啊,啥事隻要是往這夢中仙人身上一套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隻是這盛飛燕讓自己很是頭疼,當初本來以為她隻是一時的

對於現在跟著自己習武的這些人,施天羽已經是都計劃好了,自己要想在這個世界立足,一支自己能夠完全掌握的武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經過這些天的了解,這個夏朝雖然是經濟發達,社會繁榮,可是他有個非常致命的弱點--文風昌盛,武風日衰。

夏朝是結束了唐朝後期藩鎮林立的局麵,而本身也是藩鎮的夏氏家族在登上帝位後,對於藩鎮之禍猶有餘悸的夏氏王朝將重文抑武作為了最為基本的國策,即便是當年拓土開疆的聖祖大帝,雖說他一直推行全民習武,可是這卻不耽擱他對武將兵權的消減,以文官統禦武將這可是聖祖大帝當年定下的規矩。

這些年隨著文風日盛,武備鬆弛,國內可戰之兵已經是不多了,隻有部分邊兵可以一戰。這個情況看起來就好像是曾經曆史中的宋朝,隻是可惜在這個世界中,接著唐朝的既不是五代十國的混亂,也不是讓國人心痛的宋朝,而是這國祚跟宋朝極為相似的夏朝。

現在的夏朝就像是一塊大肥肉,而更讓施天羽擔心的就是在這塊大肥肉邊上還有三頭餓狼正虎視眈眈。

西邊的西涼、北麵的燕國,還有已經分裂的吐蕃人,這些個國家一直垂涎於夏朝的富庶,每年都要興兵來攻,所以每年夏朝的邊事不斷,這些個國家都是放牧為主,大人孩子都是弓馬嫻熟,夏朝的步卒雖說裝備精良,但是野戰卻是十有九輸,但是步卒善守,這些年夏朝都是據堅城以禦敵,倒也是能支撐過來。

這些天來,施天羽主要是以素質鍛煉為主,間或也傳授些詠春拳的拳法,下一步施天羽就想將截拳道的訓練方法搬出來,若說最快的方法將人變成搏擊高手,在施天羽看來還是首推截拳道。

西山校場本是禁軍中常寧營的駐營,隻是兩年前燕國來犯,常寧營奉命調了過去,結果是常寧營全軍覆沒,後來重建的常寧營也忌諱著不用了這個校場,所以這西山校場也荒廢了下來。

鍛煉完之後,施天羽急匆匆的趕到西山校場。

這次振東武館是下了血本了,有時施天羽想想都有些不信,畢竟自己說的都是些想象中的事情,做不得準。雖說自己比較有信心,但那也對自己有信心,若讓自己處在武宗遠的位置上,自己還真未必能下這個決心。

在知會過算是常委會的幾家武館並取得一致意見後,這些後續工作就迅速開展。

通過武庭恩的關係聯係到這座校場後,施天羽的辦公場地就移到了這裏。武宗遠給了施天羽一個月的時間,從場地到宣傳這個時間已是非常緊張了,而且作為自己的第一個大型商業比賽,自己一定要做好,所以施天羽絲毫不敢懈怠。

校場中一個高台正在搭起,這是本次比賽的主擂台,旁邊還要打幾個略微低一點的分擂台,擂台打好後,還要在四周搭上觀看比賽的坐席。

在校場的門口,一個高達三丈的高棚已經搭好。高棚之上是一張白布,白布上畫了一個背影,身背寶劍,長袍被風吹起,一副神仙中人的樣子。

這樣的棚子在元京城中一共紮了四個,東南西北四個城最為繁華之地,都不出意外的豎起了棚子,畫上了劍仙的背影。

這種營銷方式,在現代來說已是隨處可見,但是在這個時代可就是太過超前了,所以武庭恩很是不解倒是正常的。

“這在鬧市中紮棚子我倒是能夠理解,可是那圖上為什麼一個字也沒有呢?這樣雖能知道我們要舉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