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模式
企業管理
作者:李詠梅
摘要:新型城鎮化發展追求的是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相對與傳統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更加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房地產行業在自身發展當中應當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服務城鎮化的發展。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房地產業協調發展
一、新型城鎮化的內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這為未來中國的城鎮化的發展指明了道路,確定了方式。
新型城鎮化實際上是相對於傳統的城鎮化發展模式而言的,傳統的城鎮化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粗放式為主要模式的,對資源、社會、經濟和環境產生很強的負麵影響,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新型城鎮化應該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目標不再是貪大圖快,即追求投資規模的擴大,城市麵積的擴大,城鎮化率的快速提高,而是轉向更為符合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目標、人的生活工作環境的改善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等方麵,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之路。
二、新型城鎮化與房地產行業的關係
新型城鎮化是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走集約型、低碳、環保的的城鎮化發展之路,同時要將城鎮化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為城鎮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這中發展模式更加符合均衡發展、協調發展的要求,符合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符合國家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要求。在這種趨勢下,房地產行業應該抓住機遇,改變傳統觀念,發揮自身作為城鎮化重要載體的作用,適應新型城鎮化的要求,推進自身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房地產行業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新型城鎮化發展為房地產發展提供動力
隨著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產業彙集,人口集聚,為房地產行業創造著需求。城鎮化發展雖然不是簡單的房屋土地、城市規模的擴大,但是它的發展確實能夠為房地產發展提供機遇。不管是大、中城市,還是小城鎮,不斷發展過程中必然是各種要素的聚集,尤其是人口的聚集,衣食住行都要解決,這就必然會帶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2.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反過來會影響城鎮經濟
城鎮化需要居者有其屋,那麼房地產就是其中的載體之一,房地產對於城鎮經濟增長也會有一定的拉動作用,在為城鎮化提供基礎設施、住房保障和居住環境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
3.處理好新型城鎮化與房地產業的互相影響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產業結構趨於合理、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這就帶來了就業人口和就業結構的變化,也為房地產業發展帶來了基礎。城鎮化發展的越快,房地產需求就越大,他們之間存在著一種正向變化關係,隨之在房地產需求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房價走高,過高的房價有阻礙了優秀人才的進入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進而阻礙了各種要素的流動,加大了城鎮化的發展難度。因此要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合理引導投資,使房地產發展與城鎮化同步發展。